-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中 都 值 东 广 便 驰 寄 管 漕 宋 /曾 丰 落 在 京 华 九 陌 尘 ,镜 中 无 日 不 眉 颦 。未 论 妻 子 其 如 母 ,不 奈 秋 冬 况 复 春 。馁 食 且 将 蔬 作 肉 ,寒 炊 宁 免 桂 为 薪 。余 无 可 献 逐 贫 赋 ,寄 与 知 音 旧 主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奈(bù nài)的意思:无法忍受或无法承受的困境或痛苦。
寄与(jì yǔ)的意思:寄托希望、寄托感情
京华(jīng huá)的意思:指京城的繁华景象或者指繁华的都市。
九陌(jiǔ mò)的意思:形容人多拥挤的场面。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妻子(qī zi)的意思:指已婚女子,与丈夫共同生活并相互扶持的女性。
为薪(wéi xīn)的意思:为了一点微薄的报酬而劳累
无日(wú rì)的意思:没有一天;每天都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与知(yǔ zhī)的意思:与知指与人交流、交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逐贫(zhú pín)的意思:逐步消除贫困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作肉(zuò ròu)的意思:指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加害他人或牺牲他人的利益。
- 翻译
- 飘落在繁华京都的尘埃中,每天镜子中的我都愁眉紧锁。
还未说到妻儿,她们对我如同母亲般关爱,更何况秋冬寒冷,春天又带来新愁。
忍饥挨饿时,蔬菜也当作肉食,寒冷的炊烟中,怎能没有桂木做柴薪。
我已没有什么可以奉献,只能把这贫瘠的文字,寄给知心的老朋友。
- 注释
- 京华:京都的繁华之地。
九陌:指京城的街道,形容繁多。
眉颦:皱眉,表示愁苦。
妻子:妻子和儿女。
如母:像对待母亲一样关爱。
馁食:饥饿时的食物。
蔬作肉:以蔬菜代替肉类。
桂为薪:桂木做柴薪,比喻珍贵。
贫赋:贫穷的生活。
知音: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
旧主人:老朋友。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中都值东广便驰寄管漕》。诗中表达了诗人身处京城繁华却内心苦闷的情感。首句“落在京华九陌尘”,描绘了诗人身处繁华都市,如同尘埃般微小而难以立足,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孤独。次句“镜中无日不眉颦”进一步刻画出诗人每日愁眉不展的形象,反映出他内心的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未论妻子其如母,不奈秋冬况复春”,诗人感叹自己的生活困境,不仅经济拮据,连家人的温饱都无法保障,尤其是对母亲般的妻子和孩子的牵挂更深。秋冬寒冷,春天又带来新的生机,但这些都只会加重诗人的愁苦。
“馁食且将蔬作肉,寒炊宁免桂为薪”描述了诗人为了生计,不得不以蔬菜充饥,甚至可能用桂皮代替柴火,生活困顿可见一斑。最后两句“馀无可献逐贫赋,寄与知音旧主人”,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对知心朋友的思念,希望能将自己的困境和心情寄托给旧时的朋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京城底层的艰难生活,以及对亲情和友情的深深眷恋,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行寄程帅
雨馀支径湿平沙,恰称卑官下泽车。
杂树暝烟森立槊,乱峰迎客俨排衙。
水禽时弄蹁跹影,野草争开细碎花。
久忆山行此如愿,不应回首更思家。
春日书景
狼藉残梅满地香,游蜂终日趁晴忙。
芳堤细草鳞鳞绿,深院垂杨袅袅黄。
暖雾未消山失木,春风无力晓侵裳。
眼看景物关情甚,亟把诗吟送一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