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春归(chūn guī)的意思:春天回来了。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今雨(jīn yǔ)的意思:指当下的雨,即即将发生的事情。
旧事(jiù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或旧时的消息。
开卷(kāi juàn)的意思:指开始阅读一本书或翻开书籍的动作,也比喻开始学习或研究一门学问。
来今(lái jīn)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或程度。
名园(míng yuán)的意思:指著名的园林或美丽的景区。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入梦(rù mè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深深地留在梦中,使人难以忘怀。
生眼(shēng yǎn)的意思:指对新鲜事物感到惊奇、好奇,眼睛亮起来的样子。
送春(sò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离去,夏天的到来。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衔杯(xián bēi)的意思:指饮酒时举杯,表示敬酒或祝酒。
兴替(xīng tì)的意思:指兴盛和衰落的交替变化。
眼底(yǎn dǐ)的意思:指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情感或意思。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金应澍的《纵笔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
首联“迎到春归又送春,年年镜里鬓丝新”,以春的轮回象征时间的流逝,每年在镜子中看到自己鬓发渐白,感叹岁月无情,青春易逝。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春的回归与离去视为自然界的循环,而“镜里鬓丝新”则形象地表达了岁月痕迹在诗人身上的显现。
颔联“衔杯却喜来今雨,开卷常惭对古人”,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与历史的态度。其中,“来今雨”可能是指朋友聚会或宴饮,诗人“衔杯”表示享受当下,但内心却因“常惭对古人”而感到不安。这反映了诗人既珍惜眼前的生活,又对古代先贤的成就和智慧怀有敬仰之情,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颈联“旧事有情频入梦,好花无处不为邻”,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旧事虽已成过往,但在梦中仍能重温,体现了记忆中的美好时刻对诗人情感的影响。同时,诗人希望“好花无处不为邻”,表达了一种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美好的期待。
尾联“半生眼底多兴替,何必名园寄此身”,总结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悟。在经历了半生的风风雨雨后,诗人认识到无论身处何地,无论是名园还是平凡之处,重要的是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里的“何必名园寄此身”暗示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更倾向于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和平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历史以及个人价值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钓滩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
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山中秋夜
寂寂山景静,幽人归去迟。
横琴当月下,压酒及花时。
冷露湿茆屋,暗泉冲竹篱。
西峰采药伴,此夕恨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