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有臣兮龚胜卒,噤不食兮十四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月(bàn yuè)的意思:半个月亮,表示时间的一半。
不食(bù shí)的意思:指不适合居住或生存的地方。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凤笙(fèng shēng)的意思:指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器乐中的一种竹笛,也用于比喻音乐美妙悠扬或者形容声音高亢激昂。
间关(jiān guān)的意思:指相邻的两个关卡或要塞之间的地带,也比喻相隔不远的两个地方。
寥天(liáo tiān)的意思:形容天空空旷、无云的景象。
龙笛(lóng dí)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高亢激昂,像龙吟虎啸一样。
无术(wú shù)的意思:指没有才能、没有本领。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行成(xíng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或发展,形成某种状态或结果。
- 鉴赏
这首诗《广惜往日》是宋代诗人谢翱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龚胜的坚守与个人的困境,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
首句“汉有臣兮龚胜卒”,开篇即以龚胜这一历史人物作为引子,暗示了诗中将探讨忠诚与牺牲的主题。龚胜在历史上以坚守节操而著称,此处以龚胜的结局“卒”字,既是对龚胜一生的总结,也预示着诗中主人公将面临生死抉择。
“噤不食兮十四日”描绘了龚胜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毅力,不吃不喝十四天,展现了他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接下来的“今忍饥兮我复渴,道间关兮踰半月”,则将视角转向了诗中的主人公,他在饥饿与干渴中挣扎,历经半个月的艰难跋涉,形象地展示了个人在逆境中的坚持与苦斗。
“幸求死兮得死,苟不得兮无术”,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死亡的渴望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生的留恋和对命运的无力感。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矛盾,是许多人在面对极端困境时的真实写照。
“凤笙兮龙笛,燕群仙兮日将夕”,这两句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将主人公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凤笙和龙笛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与自由,而“燕群仙兮日将夕”则暗示着这一切只能在梦中实现,现实的残酷使得这些美好的愿景无法触及。
“风吹衣兮佩萧瑟,骏龙兮寥天,行成兮缘毕”,最后四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自然中的孤独与无助。风吹动衣衫,佩饰发出萧瑟的声音,骏龙翱翔于空旷的天空,而“行成兮缘毕”则意味着旅程的结束,或许是对生命终点的预示,也可能是对某种精神追求的完成。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自我处境的反思,深刻探讨了忠诚、牺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邃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八
去郭十五里,翼然屏风山。
上有看经院,创始升元间。
山润易生云,竹嫩未作斑。
登高佛阁小,四面青回环。
空门事弥多,永日僧不閒。
归径路委蛇,班荆履孱颜。
信美难久留,道远足力悭。
遥知故山月,问我何时还。
萧饶州见寄次韵
夜来听雨梦仇溪,梦觉招邀客赋诗。
我自不分官冷热,子须能别酒淳漓。
江头风顺鲈鱼到,天外春归杜宇知。
十日菊花元不减,恰如六月见蒲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