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尘容(chén róng)的意思:指尘土弄脏了容貌,形容面容憔悴、不堪的样子。
从事(cóng shì)的意思:从事表示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街谈(jiē tán)的意思:指人们在街头巷尾、市井中的谈论和议论。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颇说(pō shuō)的意思:指言辞犀利,有力地表达意见或观点。
倾耳(qīng ěr)的意思:倾听、专心听取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心空(xīn kōng)的意思:指心灵空虚、缺乏思想内容或精神寄托。
醉心(zuì xīn)的意思:全身心地沉浸在某件事情或某个领域中,非常痴迷和专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适所作的《次韵李举之县丞秋日偶成(其二)》中的一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自身道德修养的反省。
首句“朝来倾耳得街谈”,描绘了诗人清晨倾听街头巷尾的闲言碎语的情景。这里的“街谈”不仅指日常的市井传闻,也暗含了对社会风气和人们言行的观察。诗人通过倾听这些谈话,对社会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着,“颇说尘容亦可惭”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这里的“尘容”既指世俗的容貌,也比喻平凡的生活状态或社会地位。诗人认为,即使是平凡的生活,也应有自我反省的空间,不应因世俗的平庸而感到羞愧或不满足。
“从事未知三尺守”,则进一步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古代,三尺指的是法律或规则,这里借指道德准则。诗人认为,一个人应当知晓并遵循正确的道德标准,而不是仅仅追求知识或学术上的成就。
最后,“醉心空向六经酣”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度沉迷于经典学问而不注重实践或道德修养的批判。六经在这里指的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如《诗》、《书》、《礼》、《易》、《乐》、《春秋》。诗人提醒人们,学习经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行动,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培养良好的品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它鼓励人们不仅要追求知识和学问,更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社会责任,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知行合一”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