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持赠(chí zèng)的意思:给予或赠送物品,并长时间持续不断地给予。
爨下(cuàn xià)的意思:指在困境或危险之中,能够保持冷静和镇定。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澹薄(dàn báo)的意思:指心志清淡,不贪求名利,不追求富贵。
河汾(hé fén)的意思:指善于调解争端、化解矛盾的能力。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浑沌(hùn dùn)的意思:形容混乱、杂乱无章的状态。
枯桐(kū t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枯萎、不景气或人才荒度的情况。
七窍(qī qiào)的意思:形容极度愤怒或悲伤,心中充满了愤怒或悲痛之情。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声闻(shēng wén)的意思:声音传闻到耳朵中,指消息传达出去。
希夷(xī yí)的意思:希望和悲伤共存,既希望又忧愁。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一丝(yī sī)的意思:指极少、微小的数量或程度。
至音(zhì yīn)的意思:指言辞至理,音韵优美。
爨下薪(cuàn xià xīn)的意思:指在火上加柴,引申为做坏事,自取灭亡。
一丝不挂(yī sī bù guà)的意思:指毫无遮掩,全然露出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以古琴为引子,探讨了音乐与哲学的深刻联系。诗人俞德邻通过描述一把古琴的形态和其未完成的状态,隐喻着音乐艺术的精妙之处在于其内在的韵律与精神,而非表面的装饰或形式。
“枯桐三尺蹙龙纹”,开篇即以古琴的形象入题,枯桐象征着古琴的年代久远,而“蹙龙纹”则暗示了琴面雕刻的精美,以及琴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这不仅描绘了古琴的外观,也预示了接下来将探讨的音乐与自然、精神世界的联系。
“爨下薪焦偶未焚”,这一句通过比喻的方式,将古琴比作即将被烧毁的柴火,但最终却未被完全燃烧,暗含着音乐如同生命之火,虽历经磨难,却能保持其本质的不灭。这里体现了音乐艺术的坚韧与生命力。
“七窍已开犹浑沌,一丝不挂绝声闻”,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音乐的理解。古琴上的七根弦象征着自然界中的七种元素或七种声音,即使这些元素已经开启,但真正的音乐之声却如同混沌初开,需要心灵去感悟,而非仅仅通过感官来获取。这强调了音乐的内在性和超越性,以及它对心灵的触动。
“至音澹薄何如默,大道希夷岂在文”,这两句表达了对音乐与哲学、道家思想的思考。音乐的最高境界是淡泊而深邃,它不需要过多的文字解释,而是通过其自身的力量,触动人心,揭示宇宙的奥秘。这反映了诗人对于音乐与哲学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
“持赠要知弦外趣,美哉斯意忆河汾”,最后两句点明了赠琴的目的和意义。诗人希望通过这把古琴,传达出音乐背后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让人回忆起古代河汾地区的文化传统和高雅风范。这不仅是对受赠者的一种期待,也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弘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古琴的描绘和对音乐哲学的探讨,展现了音乐艺术的深远内涵,以及它与自然、心灵、哲学之间的深刻联系。诗人俞德邻通过这首诗,不仅赞美了音乐之美,更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