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峰到溪止,澄溜向潭泻。
庙道走山腰,雀雏鸣屋瓦。
眷予来故乡,絜斋陈奠斝。
尚想昔丱童,维愚托民社。
壁画(bì huà)的意思:壁画是指在墙壁上绘制的图画。
不惑(bù huò)的意思:不再迷惑,不再疑惑。
逢时(féng shí)的意思:逢时意为遇到合适的时机,表示抓住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空庭(kōng tíng)的意思:空无一人的庭院,形容寂静无人的场所。
连峰(lián fēng)的意思:指山峰接连不断地延伸或连绵起伏的山脉。
民社(mín shè)的意思:指人民社会,即指人民群众所组成的社会。
山腰(shān yāo)的意思:山腰指山的中部或中间位置。
双亲(shuāng qīn)的意思:指父母双亲。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舆马(yú mǎ)的意思:指人们的言论和看法如同马拉车一样,随着舆论的引导而改变。
云雷(yún léi)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
至此(zhì cǐ)的意思:指到达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表示事情或情况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诸父(zhū fù)的意思:指众多的父亲,也可以指众多的长辈或前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谒昭亭庙》,描绘了诗人拜谒故乡昭亭庙的场景。首句“连峰到溪止,澄溜向潭泻”展现了山势与溪流的自然之美,山峰连绵至溪边,清泉潺潺流入潭中。接下来,“庙道走山腰,雀雏鸣屋瓦”描绘了庙宇坐落在山腰,周围环境宁静,鸟雀在屋瓦上鸣叫,增添了生机。
诗人行走在庙道上,看到古壁画上的云雷图和空庭中的车马仪仗,不禁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那时天真无知,寄托于乡里社稷。他提到自己曾跟随长辈们参加庙会,如今已年过四十,双亲早逝,感慨岁月无情。最后两句“过此无所祷,曷慕逢时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那些能逢时际遇的人的羡慕。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人生,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的沉思。
名都开大道,上有三重楼。
桂树罗棂牖,飞泉鸣道周。
盈盈楼上女,新妆丽且修。
当户弹鸣琴,皓齿发清讴。
一弹幽兰生,再弹白雪流。
游子在万里,邈焉无匹俦。
忽忽岁云晏,不知春与秋。
音稀和者寡,顾念徒怀忧。
游目送飞鸿,泪下不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