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被服(bèi fú)的意思:指用来覆盖身体的衣服,也泛指军装或制服。
裁成(cái chéng)的意思:指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调整。
大辂(dà lù)的意思:指车马巨大而威严,也比喻官场权势。
黼领(fǔ lǐng)的意思:指官员的朝服上的领子,也用来比喻官位高的人。
怀柔(huái róu)的意思:用温柔的态度对待他人,以达到安抚、调和的效果。
见王(jiàn wáng)的意思:指拜见君王,也可泛指拜见上级领导。
圣泽(shèng zé)的意思:指圣人的恩泽或神圣的庇佑。
受言(shòu yán)的意思:接受言语,听从指示或劝告。
王章(wáng zhāng)的意思:指君主、统治者的章程、政令。
微才(wēi cái)的意思:指才能很小,能力很低。
文身(wén shēn)的意思:指在身上刺绣、绘画或纹身,也可指文化和艺术的体现。
无疆(wú jiāng)的意思:无边界、无限广大
锡予(xī yǔ)的意思:给予,赐予,授予
遐荒(xiá huāng)的意思:遥远而荒凉,形容地方偏僻或荒芜。
学制(xué zhì)的意思:学制是指学校或教育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规定,包括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 鉴赏
此诗《衣裳篇》由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通过描绘衣裳的制作与使用,展现了古代服饰文化的深厚内涵以及其在礼仪制度中的重要地位。
首句“在笥有衣裳”,开篇点题,简述了衣裳的存在状态,置于箱笥之中,静待使用。接着,“我后受言藏”一句,暗示衣裳作为皇家之物,需妥善保管,体现了对衣物的尊重与重视。
“来琛陈大辂,献雉自遐荒”两句,描绘了远方使者进贡珍稀物品,包括大辂(古代的一种车)和雉(一种珍贵的鸟),以示对天子的敬意与忠诚。这不仅展示了古代外交礼仪的庄重,也反映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交流与联系。
“遂化文身陋,俱承黼领芳”中,“文身”指古代某些民族的纹身习俗,此处比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过服饰统一,共同接受王室的恩泽。“黼领芳”则象征着王室的恩惠与荣耀。这两句表达了服饰在促进文化融合、彰显国家威仪方面的作用。
“怀柔知帝念,锡予见王章”进一步阐述了服饰在传达君主旨意、体现礼制规范方面的重要性。通过服饰,君主能够表达对臣民的关怀与恩赐,同时也展示了国家的法律与制度。
“学制微才忝,裁成圣泽长”表明了作者对于自己在服饰制作方面的微薄贡献感到惭愧,但同时强调了这种技艺在传承圣德、弘扬文化上的长远意义。
最后,“象宜明敢作,被服愿无疆”表达了作者对于服饰设计与制作的严谨态度,以及希望服饰能够广泛传播、惠及更多人的美好愿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服饰在古代社会中的多重功能与深远影响,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雪中梅
腊雪欺梅飘玉尘,早梅斗巧雪中春。
更无俗艳能相杂,惟有清香可辨真。
姑射仙人冰作体,秦家公主粉为身。
素娥已自称佳丽,更作广寒宫里人。
赠许石田为僧
平明对镜良独难,子能脱屣弹指间。
戏视此身如髦蛮,冠巾摆落逃繻关。
千钧强弩一笑弯,万钱买尽江南山。
厌渠世路车轮殷,赤脚健倒苔痕斑。
参寥佛印若是班,江湖风月不汝悭。
汝狂方醒众所欢,我独见之为三叹。
辨诘孔释语可删,白云深处输君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