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底柱鸣澜》
《底柱鸣澜》全文
元 / 王翰   形式: 七言律诗

一柱亭亭似削成,峡深云冷古苔青。

洄波浮沫轮转,巨浪漂山万鼓鸣。

鬼凿尚留神禹迹龙图高拱帝虞灵。

知今圣代呈瑞直待年始见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呈瑞(chéng ruì)的意思:呈现吉祥的征兆或好运。

浮沫(fú mò)的意思:指水面上的泡沫,比喻虚假、浮华的事物。

高拱(gāo gǒng)的意思:形容人的胸怀宽广,志向远大。

洄波(huí bō)的意思:指水流旋转不定、波涛汹涌的状态。也用来比喻世事变幻、情势不定。

留神(liú shén)的意思:注意,小心

龙图(lóng tú)的意思:形容文采出众,才华横溢。

轮转(lún zhuàn)的意思:指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变动。

年始(nián shǐ)的意思:指一年的开始,即新的一年伊始。

神禹(shén yǔ)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超群出类。

圣代(shèng dài)的意思:指某个时代或某个领域中具有极高声望、被广泛尊敬的人物。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一柱(yī zhù)的意思:指支撑整个建筑物的柱子,比喻承担重任、支持大局的人或事物。

禹迹(yǔ jì)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留下的痕迹,比喻善政的印迹或治理事物的痕迹。

直待(zhí dài)的意思: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很久都没有等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底柱山的壮丽景象与历史韵味,诗人王翰以雄浑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巧妙融合,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首联“一柱亭亭似削成,峡深云冷古苔青”,开篇即以“一柱”形象地描绘出底柱山的挺拔与独特,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山峰直插云霄,周围云雾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冷寂,而古老的苔藓在岩石上蔓延,更显岁月的痕迹,展现出一种古老而深邃的美。

颔联“洄波浮沫双轮转,巨浪漂山万鼓鸣”,进一步描绘了底柱山周围的动态景象。江水回旋,泡沫翻腾,仿佛是两轮转动的车轮,而巨大的波浪则如同万鼓齐鸣,声势浩大,生动地展现了水势的汹涌澎湃,同时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抗拒。

颈联“鬼凿尚留神禹迹,龙图高拱帝虞灵”,将神话传说融入其中,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这里提到的“鬼凿”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鬼神开凿山石的痕迹,“神禹迹”则是指大禹治水的传说,而“龙图”和“帝虞灵”则可能指的是与龙有关的神话故事和古代帝王的灵迹。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想象空间,也赋予了底柱山更多的文化意义。

尾联“知今圣代当呈瑞,直待何年始见清”,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今盛世的美好祝愿,期待着未来能够见到更加清明、祥和的景象。同时,这一句也蕴含了一种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底柱山的壮丽景色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翰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次韵张伯纯见寄

一从高迹隐林坰,城郭登临不共行。

流水高山谁得解,暮云春树几多情。

平湖远汉空明里,落日群峰紫翠横。

已喜芳邻近得接,好怀那惜向君倾。

(0)

苏武慢.八首·其一

大块初分,胚胎既孕,万物自然生露。

马出于河,龟浮自洛,从此人文森布。

羲画亡言,姬爻有象,斯理亘乎今古。

问其中、橐籥枢机,太极乃群生之母。

细看来、纳纳乾坤,漫漫宇宙,好类阖扉启户。

六子相磨,五行互竭,两曜不停乌兔。

道在目前,理非身外,欲悟几人能悟。

待先生、勘破先天,披发骑麟归去。

(0)

送张任远之颍上

北谪非吾土,南归下首丘。

遥居黄霸治,未遂赤松游。

古柳垂春蔓,沙河急暮流。

离分君莫叹,风壤是中州。

(0)

赠段十

相识风尘下,斯文伯仲间。

骑驴逢圣日,扪虱对秋山。

忠信偏成拙,支离最得閒。

秦川贵公子,早计适荆蛮。

(0)

广琴操十首·其一将归操

河之深兮,谁将厉之。河之浅兮,谁将揭之。

河洋洋兮,不我济之。竭泽以渔兮,蛟龙辟之。

覆巢夭胎兮,凤凰去之。夫人有知兮,予实类之。

九州博大兮,将予遂之。

(0)

渔沧亭诗

我来患暌隔,唯子为好仇。

禊事期云愆,于兹亦可修。

危亭俯溪上,溪水傍城流。

白沙映如玉,绿草披若油。

濯绥垢既逝,行觞数亦周。

渔父不可见,垂钓空沧州。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