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学(bù xué)的意思:不愿意学习或不肯学习。
禅心(chán xīn)的意思:指心境宁静,思维清晰,能够保持冷静和专注的状态。
尘迷(chén mí)的意思:迷失在尘世间,追求物质享受而忘记了真正的追求和价值。
老病(lǎo bìng)的意思:指久病不愈,或年老体弱。
莲宇(lián yǔ)的意思:指美丽而高贵的住所。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青莲(qīng lián)的意思:青莲是指莲花的一种颜色,也比喻品质高尚、清白无暇的人。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生法(shēng fǎ)的意思:指人们的生活方式或行为准则。
诗酒(shī jiǔ)的意思:指诗歌和酒的联合,表示诗人酒徒的生活方式,也用来形容诗人的风雅生活。
树林(shù lín)的意思:指树木丛生的地方。
所适(suǒ shì)的意思:适合于特定的条件或环境。
箨冠(tuò guān)的意思:比喻官职高而权威重。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行唫(xíng yín)的意思:行唫是指商人从事贸易活动,出门经商。
至性(zhì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性或行为非常纯粹、高尚,达到了极致的境界。
珠树(zhū shù)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或事物优美出色。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青莲宇(qīng lián yǔ)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清心寡欲的人。
无生法(wú shēng fǎ)的意思:指没有生命的法则或规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探访承天寺中两位蜀僧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学探讨的氛围与心境的变化。
首句“箨冠随所适,竹杖复行唫”描绘了诗人的装束与行动,穿着竹制的帽子,手持竹杖,自由自在地行走,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自在。这里的“唫”字,可能是指轻声细语,或是自言自语,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思考。
接着,“夜月青莲宇,秋风珠树林”两句,以月光下的寺院和秋风中的树林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环境。青莲宇象征着佛教的纯洁与清净,而秋风中的珠树林则可能寓意着禅学中对生命流转与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根尘迷至性,诗酒涴禅心”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学的深入探索与反思。根尘指的是物质世界与感官的诱惑,至性则是指本真、纯净的本性。诗酒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世俗的享乐与诱惑,它们可能会干扰或污染禅者的内心,使其偏离了追求本真与清净的道路。
最后,“不学无生法,其如老病侵”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学实践的思考。无生法是佛教中关于生死轮回、无常变化的教义,意在引导人们超越对生死的执着,达到心灵的解脱。面对年华老去与身体的病痛,诗人意识到,如果不通过修行来领悟无生法,那么这些自然的规律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自己的心灵与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探访僧侣、探讨禅学的过程,更蕴含了对人生、自然与自我修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与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往事千端
往事千端,都笑道、衰翁宦拙。
今会得、人情物态,尽皆休说。
广厦尽堪舒笑傲,层楼又见凌空阔。
试闲思、画戟比衡门,谁优劣。
尘里事,无休歇。
楼上趣,真奇绝。
有一川虚旷,万山环列。
识破古今如旦暮,肯将物我刚分别。
愿时时、与客坐楼心,谈风月。
满江红·屈指重阳
屈指重阳,有半月、犹零九日。
且停待、今宵月上,宝轮飞出。
有客最谙闲况味,无人会得真消息。
算何须、抵死要荣华,劳心力。
楼观迥,遥山碧。
槽醡小,真珠滴。
随分赏、闲亭别圃,好天良夕。
篱畔行看金蕊耀,林梢便见瑶芳白。
玩春来、夏去复秋冬,尘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