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错刀·其二》
《金错刀·其二》全文
唐 / 冯延巳   形式: 词  词牌: 金错刀

融融,草芊芊黄莺求友啼林前。

柳条袅袅金线,花蕊茸茸簇锦毡。

鸠逐妇,燕穿帘,狂蜂浪蝶翩翩

春光堪赏还堪玩,恼杀东风少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黄莺(huáng yīng)的意思:比喻才情出众的女子。

金线(jīn xiàn)的意思:比喻非常细小的线或者线索。

柳条(liǔ tiáo)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柔软、弯曲、富有弹性。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翩翩(piān p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飞舞的样子。

芊芊(qiān qiān)的意思:形容植物茂盛、繁花似锦。

求友(qiú yǒu)的意思:寻找朋友或伙伴,表达希望与他人建立友谊的愿望。

融融(róng r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和谐统一,融洽和睦。

茸茸(róng róng)的意思:茸茸,形容柔软、细腻或茂盛的样子。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狂蜂浪蝶(kuáng fēng làng dié)的意思:形容人们行为或思维异常活跃,没有规律可循。

翻译
阳光温暖,草儿茂盛,黄莺在树林前寻找朋友鸣叫。
柳枝轻轻摇曳像金色的丝线,花朵簇拥如柔软的锦绣地毯。
斑鸠追逐伴侣,燕子穿梭于窗帘之间,疯狂的蜜蜂和蝴蝶翩翩起舞。
春光美好,既可欣赏也可玩耍,恼人的东风让年轻人虚度了时光。
注释
日融融:阳光明媚。
草芊芊:草木茂盛。
黄莺:一种黄色的小鸟,常在春天歌唱。
求友:寻找伙伴。
柳条袅袅:柳枝柔美地摇摆。
金线:形容柳条在阳光下的金色影子。
花蕊茸茸:花朵中心的细小部分,形容花朵密集而柔软。
锦毡:比喻花朵铺成的美丽地毯。
鸠逐妇:斑鸠追逐配偶。
燕穿帘:燕子飞进飞出,穿过窗帘。
狂蜂浪蝶:形容忙碌或轻浮的蜜蜂和蝴蝶。
翩翩:轻盈飘逸地飞舞。
春光堪赏:春天的景色值得欣赏。
还堪玩:还可以尽情游玩。
恼杀:令人烦恼至极。
东风:春风,常象征美好但短暂的事物。
误少年:使年轻人错过了好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日融融,草芊芊"展现了春日暖阳和草木繁盛的景致;"黄莺求友啼林前"则是鸟鸣声中表达出鸟儿寻觅伴侣的情态。"柳条袅袅拖金线,花蕊茸茸簇锦毡"更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柳絮和盛开的花朵,给人以细腻生动之感。

接下来的"鸠逐妇,燕穿帘"则是借用鸟类比喻人类的情爱场景,而"狂蜂浪蝶相翩翩"则表现出春日中昆虫的活跃姿态。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情感丰富的春天画卷。

最后两句"春光堪赏还堪玩,恼杀东风误少年"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珍惜和对年轻时光被无情东风所欺骗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多样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致的热爱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深沉体会。

作者介绍
冯延巳

冯延巳
朝代:唐   字:正中   籍贯: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生辰:903--960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猜你喜欢

分宜晚泊江亭望南山之胜绝江往游将还而舟子不至择之刺船径渡呼之予与伯崇伫立以俟因得二绝·其一

寒水粼粼受晚风,轻舠来往思无穷。

何妨也向溪南去,徙倚空林暮蔼中。

(0)

墨庄五咏·其四玩易斋

竹几横陈处,韦编半掩时。

寥寥三古意,此地有深期。

(0)

次秀野杂诗韵.槟榔

忆昔南游日,初尝面发红。

药囊知有用,茗碗讵能同。

蠲疾收殊效,修真录异功。

三彭如不避,糜烂七非中。

(0)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其十七听雨舫

綵舟停画桨,容与得攲眠。

梦破蓬窗雨,寒声动一川。

(0)

丘子野表兄郊园五咏·其五蔬圃

花柳绕宅茂,先生在郊居。

下帷良已苦,时作带经锄。

(0)

莫愁村

冉冉水上云,曾听屈宋鸣。

娟娟水中月,曾照莫愁行。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