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可佩兮菊可餐,遗佳人兮汾之干。
顾帝京兮何壮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大波(dà bō)的意思:形容大规模的浪潮、大动荡或大变动。
帝京(dì jīng)的意思:指帝王的京都,也泛指皇帝的宫殿。
放远(fàng yuǎn)的意思:指远离,离开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飞龙(fēi ló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横大(héng dà)的意思:形容威力强大、压倒一切。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佳人(jiā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晶晶(jīng jīng)的意思:明亮、清澈、闪耀的样子
裴徊(péi huái)的意思:形容行动迟缓,犹豫不决。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日来(rì lái)的意思:日子一天天过,时间不断流逝。
容与(róng yǔ)的意思:容忍和宽恕。
下中(xià zhōng)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或对立的事物中,选择一个中间的、适中的位置或态度。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偃蹇(yǎn jiǎn)的意思:形容行动不便或困难。
于征(yú zhēng)的意思:指出征、战争、攻打等行动。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这首《秋风辞》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开篇“秋风萧萧兮白云晶晶”,以萧瑟的秋风和清澈的白云起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辽阔的氛围。接着“草木黄落兮鸿雁于征”,通过草木凋零、鸿雁南迁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肃杀与变迁。
“兰可佩兮菊可餐”两句,转而描写秋天的自然之美,兰花可以佩戴,菊花可以食用,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遗佳人兮汾之干”,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汾之干可能是指汾河岸边的美好景致或某位佳人,隐含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挟飞龙弓下中流,横大波兮放远游”描绘了诗人乘舟于大江之上,手持飞龙弓,自由地在波涛中航行,象征着诗人追求自由、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灵偃蹇兮翳日来,憺容与兮纷裴徊”则通过神灵的降临和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顾帝京兮何壮哉”一句,诗人回望京城,感叹其壮丽,既是对现实世界的肯定,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映照。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