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堂 下 幽 草 宋 /张 耒 烈 日 三 万 里 ,所 至 坏 金 石 。嗟 哉 庭 中 草 ,独 不 改 佳 色 。日 中 虽 暂 萎 ,晨 露 发 鲜 碧 。深 根 通 九 地 ,变 化 有 微 测 。应 知 一 气 移 ,不 得 常 炎 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晨露(chén lù)的意思:指早晨的露水,比喻事物刚发生或刚成立。
发鲜(fā xiān)的意思:指事物变得更加新鲜、美好,比喻事物焕发出勃勃生机。
佳色(jiā sè)的意思:指美丽的色彩或美好的容貌。
嗟哉(jiē zāi)的意思:表示感叹、慨叹之情。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九地(jiǔ dì)的意思:指非常深沉或广泛的地方。
烈日(liè rì)的意思:指阳光强烈的夏日,也用来形容极度炎热的天气。
日中(rì zhōng)的意思:指白天的时间,也可以用来表示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
所至(suǒ zhì)的意思:所到之处;无论何处。
炎赫(yán hè)的意思:形容光亮耀眼、炎热明亮。
一气(yī qì)的意思:连续不断地做某事,一口气完成某项工作。
- 翻译
- 烈日炽热无比,照耀三万里,连金石都能摧毁。
唉,庭中的草啊,唯有你依然保持鲜艳的色彩。
即使在正午阳光下暂时枯萎,清晨的露水又使你焕发出翠绿的生机。
你的根深深扎根大地,仿佛与九幽相通,其中的变化隐藏着微妙的迹象。
应该明白,万物都在气的作用下变化,没有恒久的酷热。
- 注释
- 烈日:极热的太阳。
三万里:形容极远的距离。
嗟哉:感叹词,表示惊讶或惋惜。
庭中草:庭院中的草。
晨露:清晨的露珠。
鲜碧:鲜艳碧绿。
九地:极深处的地底。
微测:难以察觉的迹象。
一气:指自然界的气运或气息。
常炎赫:长久的炎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庭院中草木不畏烈日炎炎,而保持着鲜绿色彩的生动景象。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生命力顽强和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
“烈日三万里,所至坏金石。”这一句以宏大的笔触描绘了太阳的威力,它能够融化坚硬的金属,这是对夏日炎热气候的一个生动写照。
“嗟哉庭中草,独不改佳色。”诗人惊叹的是,在这般炙热之下,庭院中的草木却依然保持着它们美好的颜色,没有因为环境的变迁而改变,这是对生命力强韧的一种赞颂。
“日中虽暂萎,晨露发鲜碧。”即使在正午时分草木看似有些萎靡,但随着清晨露水的滋润,它们又重新焕发出生机勃勃的绿色。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植物对光和水的依赖与适应。
“深根通九地,变化有微测。”草木之所以能够在酷热中保持其颜色,是因为它们拥有深厚的根基,这使得它们不仅能抵抗外界的影响,还能适时做出变化以适应当下的生存环境。
“应知一气移,不得常炎赫。”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一个道理: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流动变化的,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即使是烈日的热度,也会随着时间和季节的更迁而有所不同。
这首诗通过对庭院草木与炎炎夏日太阳之间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力的强大,同时也寓意了人应顺应自然,适时而变,以保持生机与活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