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沈太守之云南》
《送沈太守之云南》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滇阳南望迥,五马双旌

鸟道云边断,猿声月下清。

黔江远海,僰树拥孤城

已是诸侯贵,毋论里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里行(lǐ x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内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鸟道(niǎo dào)的意思:鸟道是指鸟类经常飞过的路径,比喻人们经常走的道路或者常去的地方。

黔江(qián jiāng)的意思:指深邃、幽深的江河,也可引申为形容深奥、隐秘的事物。

双旌(shuāng jīng)的意思:指两面旗帜,比喻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五马(wǔ mǎ)的意思:指五匹马,比喻力量强大、威势非凡。

毋论(wú lùn)的意思:无论,不管

远海(yuǎn hǎi)的意思:指离岸远的大海,也用来比喻遥远的地方。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送沈太守之云南》描绘了滇阳南望的壮丽景色和对友人沈太守出使远方的深情寄寓。首联“滇阳南望迥,五马引双旌”以开阔的视角展现沈太守出行的威仪,五匹骏马拉着双旌,显得气派非凡。

颔联“鸟道云边断,猿声月下清”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意象,描绘了险峻的山路和清冷的月夜,暗示了沈太守此行的艰难与孤独,但同时也寓含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颈联“黔江通远海,僰树拥孤城”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地理风貌,黔江蜿蜒通向遥远的大海,僰树环绕的孤城则显现出沈太守目的地的偏远和城市的孤独感。

尾联“已是诸侯贵,毋论万里行”表达了对沈太守地位的肯定,即使贵为诸侯,此行的艰辛仍不可忽视,暗含了对友人勇气和决心的敬佩,以及对万里行程的深深祝愿。

整首诗以景寓情,既有送别的离愁,又有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想象,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画面感。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游仙词·其一

霞光闪闪五云东,楼观巍巍照碧空。

忽报夜池催赐宴,翠鸾飞景月明中。

(0)

西湖竹枝词·其三

合欢钗头双荔支,同心结得能几时。

蓬茎有刺郎解折,莲子有心奴自知。

(0)

戍妇词四首·其二

象尺金刀对玉缸,团花裁破鹧鸪双。

沙场争信深闺夜,忍泪缝衣月满窗。

(0)

洪州歌·其十

圃塍新雨得春多,几个閒人载酒过。

夹径余沙编作障,悬根翠柏种成窠。

(0)

题蒲县下库村

古柳长楸倚翠微,水光岚气袭人衣。

清閒岁月无多事,事简何妨倒载归。

(0)

宴会成趣园诗

人生政如寓,光景不暂驻。

行乐当及时,甘分随所遇。

奈何达者少,往往名所误。

白首纵得归,伤嗟已迟暮。

贤哉乐城子,此理能夙悟。

雅志慕渊明,葺园曰成趣。

乘兴日游涉,萧然惟杖履。

柴门昼常关,为无俗客故。

松竹交翠荫,禽鸟弄清咮。

风月四时佳,如在山林住。

壶觞但自引,琴书即心悟。

更向容安亭,高卧谈玄素。

此生真足了,觅甚蓬莱路。

恨不见紫芝,相约临流赋。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