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斋 中 读 书 宋 /宋 庠 藤 箧 纷 披 拥 蠹 筠 ,日 开 黄 卷 代 谈 宾 。一 经 皓 首 心 非 悔 ,枉 是 无 言 对 斲 轮 。
- 翻译
- 竹箱中书籍杂乱堆积,每日翻开黄卷代替交谈的宾客。
一生研读经书直到白头,心中并无悔恨,只是默默无闻如同对着工匠的斧凿。
- 注释
- 藤箧:竹编的箱子。
纷披:散乱。
拥蠹筠:堆满虫蛀的竹简。
日开:每日翻开。
黄卷:泛黄的书卷。
代谈宾:代替交谈的朋友。
一经:一部经书。
皓首:白头。
心非悔:内心并无后悔。
枉是:枉然,空有。
无言:沉默无声。
对斲轮:面对工匠的斧凿(比喻默默无闻的工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在书房中的静谧景象和内心世界。"藤箧纷披"用来形容藤编织的窗棂上常常缠绕着蔓草,这里象征着书房的幽深与久未打理,亦如诗人对待世俗事务的态度。"拥蠹筠"则是说这些藤箧之中藏有蠹虫,暗示了书籍长期被尘封。
"日开黄卷代谈宾"表达了诗人每天都会打开那些泛黄的古籍书卷,与古人对话,寻求精神上的交流与共鸣。这里的“代谈宾”强调的是诗人通过阅读古籍与古人的思想进行沟通。
"一经皓首心非悔"则是说诗人自从头发斑白以来,内心就不再有所悔悟,这表明了诗人对自己的选择和生活态度的坚定。"枉是无言对斲轮"意指即使外界喧嚣与批评如同车轮般轰鸣,诗人也只是默默承受,不作回应。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专注内在修养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意境清幽,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反映出宋代文人的淡泊名利、崇尚隐逸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张季子游琅邪
枯藤久靠壁,双脚殊蜷局。
日长无往还,午醉睡初熟。
谁与来剥啄,一马挟两仆。
翩翩张公子,得得访茅屋。
别来今十年,高谊惊绝俗。
功名付兄弟,冠裳畏羁束。
多君殊不凡,爱我常易足。
呼儿取酒斟,草草具肴蔌。
剧谈连昼夜,何止伴幽独。
结为山水游,策蹇相追逐。
滁阳三日程,山路颇诘曲。
好风吹雨霁,发轫自幽谷。
至乐闻金声,非丝亦非竹。
沉沉柏子潭,神龙所栖宿。
旱乾祷辄应,云雨手翻覆。
路转醉翁亭,酿泉漱寒玉。
堂堂四公像,再拜敢不肃。
虽云斗大州,盛德继来辱。
凛然生气在,遗泽被草木。
梵宫最高处,俯视山矗矗。
境圣人乃凡,野僧才五六。
碑崖烂文字,骊珠混鱼目。
老眼眩生花,往往难尽读。
吾能领其要,正自非匆促。
回途遂南首,夜就汤泉浴。
清旷旧书房,怀人今鬼录。
人生贵适意,百岁风中烛。
所恨多别离,安能似麋鹿。
兹游讵难再,后会尚可卜。
纪行因赠行,归装慰羞缩。
《同张季子游琅邪》【宋·章甫】枯藤久靠壁,双脚殊蜷局。日长无往还,午醉睡初熟。谁与来剥啄,一马挟两仆。翩翩张公子,得得访茅屋。别来今十年,高谊惊绝俗。功名付兄弟,冠裳畏羁束。多君殊不凡,爱我常易足。呼儿取酒斟,草草具肴蔌。剧谈连昼夜,何止伴幽独。结为山水游,策蹇相追逐。滁阳三日程,山路颇诘曲。好风吹雨霁,发轫自幽谷。至乐闻金声,非丝亦非竹。沉沉柏子潭,神龙所栖宿。旱乾祷辄应,云雨手翻覆。路转醉翁亭,酿泉漱寒玉。堂堂四公像,再拜敢不肃。虽云斗大州,盛德继来辱。凛然生气在,遗泽被草木。梵宫最高处,俯视山矗矗。境圣人乃凡,野僧才五六。碑崖烂文字,骊珠混鱼目。老眼眩生花,往往难尽读。吾能领其要,正自非匆促。回途遂南首,夜就汤泉浴。清旷旧书房,怀人今鬼录。人生贵适意,百岁风中烛。所恨多别离,安能似麋鹿。兹游讵难再,后会尚可卜。纪行因赠行,归装慰羞缩。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7067c6d771d3478523.html
得曾巩秀才所附滁州欧阳永叔书答意
客从淮上来,往问故人信。
袖衔藤纸书,题字远已认。
既喜开其封,固觉减吾吝。
新诗不作寄,乃见子所慎。
向来能如今,岂有得观衅。
南方岁苦热,生蝗复饥馑。
忧心日自劳,霜发应满鬓。
知予欲东归,晓夕目不瞬。
贫难久待乏,薄禄藉沾润。
虽为委吏冗,亦自甘以进。
相望未得亲,终朝如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