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寒山四首·其二》
《拟寒山四首·其二》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一念真际尘尘秘藏开。

当头谁是主,撒手自为媒。

大海毛孔神珠蚌胎

此时佛祖,犹向外边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蚌胎(bàng tāi)的意思:指两个蚌壳合在一起,比喻两个人或事物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割。

尘尘(chén chén)的意思:尘土、灰尘。比喻世俗、尘世间的事物。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当头(dāng tóu)的意思:指事情突然发生在眼前或者意外地直接面对问题。

佛祖(fó zǔ)的意思:佛教中的祖师、创始者。

毛孔(máo kǒng)的意思:指人体皮肤表面的微小孔道,也比喻事物的细微差别或微小的问题。

秘藏(mì cáng)的意思:秘密隐藏或保留下来的宝贵物品或知识。

撒手(sā shǒu)的意思:放弃、放手

神珠(shén zhū)的意思:指非常珍贵、难得的宝物或珍珠。

外边(wài biān)的意思:指在某个地方的外面或边缘,也可表示离开某个地方。

向外(xiàng wài)的意思:朝着外部或外界发展、扩展或表露出来。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真际(zhēn jì)的意思:真实的情况、实际的状况

自为(zì wèi)的意思:自己为自己负责,自作主张,自行其是。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核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独到见解和深邃理解。

首句“一念通真际”点明了禅宗追求的境界——通过单一的念头直通至真理的彼岸。这里的“真际”指的是宇宙的本源或真理的核心,强调了禅宗修行中对内心深处的探索与领悟。

“尘尘秘藏开”则进一步阐述了禅宗对于世间万物的理解,认为每一个细微的事物都蕴含着深刻的真理,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开启。这体现了禅宗重视现世生活,主张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佛法的精神。

“当头谁是主,撒手自为媒”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生比作一场游戏,其中“当头”暗示人生的起点,“谁是主”则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在人生的旅途中,谁是真正的主宰?“撒手自为媒”意味着放下一切外在的束缚和执着,自己成为连接自我与真理的媒介,即通过内心的觉醒和实践,实现自我超越。

“大海收毛孔,神珠隐蚌胎”这两句诗继续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人生的修行比作大海吞噬细流,最终汇聚成海,象征着通过不断的修行和积累,最终达到心灵的广阔和深邃。同时,“神珠隐蚌胎”则暗示了在修行的过程中,真正的智慧和真理(神珠)隐藏于内心的深处,需要通过深入的探索和领悟才能发现。

最后两句“此时知佛祖,犹向外边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真正的佛法并非在外在的追寻,而是在内心的觉醒和体验之中。即使在理解了佛法之后,也应认识到佛法的本质在于内心的觉悟,而非对外在形式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宗思想的深刻阐述,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自我超越以及内在真理的探索,体现了宋朝禅宗文化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哭御史张彦威

平生恨不识张桓,烈烈轰轰御史官。

生有高风惊海内,死无遗憾负台端。

盘根错节于今见,孝子忠臣后代看。

一片汝阳城下土,何人高义葬衣冠。

(0)

和张仲举五月荐樱桃之作

四月上林蒲笋出,玉堂风致一时新。

也知天上樱桃宴,不致山中草莽臣。

皂帽醉归当此日,金盘分赐共何人。

吾家一树红堪摘,取荐春醪莫笑贫。

(0)

马瞿睿夫题张伯雨外史评黄子久画仙山楼观图

陵谷东南几变迁,琼台仍在白云边。

阎浮世上今何日,句曲山前第八天。

说法久要狂外史,挥毫曾识大痴仙。

人间俯仰三千岁,抚卷题诗一惘然。

(0)

寄兴圣寺琦元璞长老兼简黄庭英知事

太息衰年七十强,经旬留宿赞公房。

上堂也趁阇黎饭,入阁仍分般若汤。

华渚虹霓生雨气,法筵龙象识天香。

遥知今夕南湖月,谁与郎官共晚航。

(0)

送郭仲安贡察院

捧檄上京华,清才素共誇。

封章不起草,健笔自生花。

燕市千金马,天河八月槎。

看君冠獬豸,好为触奸邪。

(0)

吴南伯王子英李元善会于林湖资敬庵各有诗予遂叙和·其二

鱼潜碧渊中,鸢戾青云表。

志士各苦心,肯嗜颜色好。

声气幸不殊,诗书事探讨。

赓歌叙缱绻,翰墨递挥扫。

三英倏胥会,翠崦深杳杳。

有同松竹梅,凌寒挺清峭。

我亦物外人,胸怀自明了。

退藏岂余心,畏此风波浩。

未言折鎗鎗,政坐污皦皦。

古道日沦丧,交谊今复少。

如何二三子,真情见怀抱。

倘可立下风,毋讥原壤老。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