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官斋新构落成题壁,四章·其四》
《官斋新构落成题壁,四章·其四》全文
清 / 朱景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年时一砚镇相随,新辟南窗坐更宜。

结习平生文字,消閒长日华滋

羁栖亦觉吾卢爱,却扫无多客屐移。

比似襄阳颠外史,一船书画心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比似(bǐ sì)的意思:形容相似或相仿。

长日(cháng rì)的意思:时间长,指日子过得很慢或很长久。

华滋(huá zī)的意思:形容文采华丽、富有滋味。

羁栖(jī qī)的意思:指人离开故乡,流离失所,无固定居所。

结习(jié xí)的意思:结交并学习。

南窗(nán chuāng)的意思:指官员、学者等在南窗下读书写字的场景,比喻勤奋好学,专心致志。

年时(nián shí)的意思:指特定的年份或时期。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却扫(què sǎo)的意思:清除,扫除

书画(shū huà)的意思:指书法和绘画,泛指文学艺术。

外史(wài shǐ)的意思:外史指的是历史书中没有记载的事件,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一些私人事务或不被公众所知的事情。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心期(xīn qī)的意思:心愿、志向。

坐更(zuò gēng)的意思:指在夜晚坐在灯下读书或学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新居官斋的深情与喜爱。首句“年时一砚镇相随”,以砚台为引子,暗示了诗人与文墨相伴的生活,岁月如流,而砚台始终不离左右,象征着诗人对学问和文化的执着追求。接下来,“新辟南窗坐更宜”则点明了新居的特色——南窗,不仅提供了良好的采光,也寓意着开阔的视野和心灵的宁静。

“结习平生老文字,消閒长日乐华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字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他将一生沉浸在文字之中,无论是消磨时光还是享受生活,都从中找到了乐趣和滋养。“结习”一词,既指习惯,也暗含着对文字的深厚情感和执着追求。“老”字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持久性和深入性。

“羁栖亦觉吾卢爱,却扫无多客屐移”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新居的深厚情感。即使在羁旅中,对新居的爱意依然浓厚;而“却扫”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希望清静无扰,只与自己最亲近的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这不仅是对物质空间的描述,更是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最后,“比似襄阳颠外史,一船书画是心期”将诗人与历史上的文学大家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和文化的向往。襄阳颠外史,可能是指唐代诗人王维,他的诗画并举,深得自然之趣。诗人以此自况,表明自己也渴望通过书画来表达内心的世界,追求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新居的深情厚爱,以及对学问、艺术和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追求,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朱景英
朝代:清   字:幼芝   籍贯:湖南武陵

一字梅冶,晚号研北翁。乾隆十五年解元。历任宁德知县,台湾鹿耳门同知,北路理番同知。工汉隶。尝纂修《沅州府志》。有《海东日札》、《畬经堂集》、《研北诗馀》
猜你喜欢

卖花声

古月出弯弯。绣涩苔瘢。定情消受美人难。

如此相贻原抵得,约指连环。检盝替伊安。

更剪罗纨。中央四角蝠云蟠。

仿作盘中诗样子,画与伊看。

(0)

夏初临.平山堂看龙舟

高阁凌霄,长坂掣练,正逢竞渡芳游。

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满湖烟景齐收。

沸笙歌、乱逐中流。锦波荡桨,春雷叠鼓,作势昂头。

当年阑槛,种柳依依,醉翁陈迹,鸿雪空留。

青山无恙,哀弦豪竹都休。

罗绮云稠,笑无端、极目凭楼。惹闲愁。

几多鳞爪,惊起沙鸥。

(0)

浣溪沙

春水悠悠淡远空。无言闲立画桥东。

夕阳影里落花中。

有恨门开千岭绿,无情帘捲一庭红。

黄昏怊怅雨和风。

(0)

浣溪沙

憔悴东风鬓影轻。年年春色苦关情。

清魂无奈酒初醒。

啼鸟数声人睡起,催花一霎雨还晴。

断肠时节正清明。

(0)

浣溪沙

清昼沉沉掩碧纱。困慵梳洗髻松鸦。

蕙炉间袅篆烟斜。

剪剪轻寒生绣户,霏霏细雨著庭花。

一窗新梦晚风赊。

(0)

转应曲.暮春

飞雪。飞雪。柳絮漫天时节。青青芳草池塘。

斜日闲阶昼长。长昼。长昼。深院下帘人瘦。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