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应知地暖,柳欲向人轻。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腊 日 晚 步 宋 /张 耒 喜 觉 阳 和 近 ,山 园 策 丈 行 。草 应 知 地 暖 ,柳 欲 向 人 轻 。残 雪 通 春 信 ,鸣 禽 报 晓 晴 。田 闾 未 成 计 ,搔 首 向 春 耕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晓(bào xiǎo)的意思:指报告天亮,报告天明。
残雪(cán xuě)的意思:指残余的雪,比喻事物的残余或遗留。
策杖(cè zhàng)的意思:指引、引导
春信(chūn xìn)的意思:春天的消息,指春天来临的预兆。
春耕(chūn gēng)的意思:春天耕种农田,指春季农民进行农田耕作的活动。
鸣禽(míng qín)的意思:指鸟类在清晨或黄昏时发出的鸣叫声。
搔首(sāo shǒu)的意思:形容愤怒、焦虑或烦躁不安的样子。
山园(shān yuán)的意思:山园指的是山中的园子,比喻环境幽静、景色优美的住所。
田闾(tián lǘ)的意思:指官员田地宽广,地位高峻。
阳和(yáng hé)的意思:指阳光明媚、和暖的天气。也形容人与人之间和睦友好。
- 注释
- 阳和:温暖的阳光。
策杖:拄杖而行。
残雪:尚未融化的雪。
田闾:乡村农户。
春耕:春季的农耕。
- 翻译
- 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越来越近,我漫步在山中的园子里拄着拐杖。
草地似乎知道地面变暖,柳树也轻轻摇曳仿佛要向人们展示它的柔情。
残留的冬雪带来了春天的信息,鸟儿的鸣叫宣告了早晨的晴朗。
农事还未计划妥当,我抓耳挠腮地准备迎接春天的耕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景象,诗人在和暖的阳光中漫步于山园之间。"喜觉阳和近"表达了对初春温暖阳光到来的喜悦,而"山园策杖行"则是诗人手持拐杖在山间园中散步的情景。
"草应知地暖,柳欲向人轻"一句通过草地感受到的土地温度和柳条似乎想要轻柔地靠近人的情态,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对春天的期待与迎接。"残雪通春信"则是说冬日的残留之雪也在传递着春天即将到来的信息,而"鸣禽报晓晴"中鸟儿的歌声预示了一天即将到来的晴朗。
最后两句"田闾未成计,搔首向春耕"描绘了农人对于未来的收成尚无计划,只能揉着头发,面对即将开始的春耕。这不仅是对农事循环的一种描写,也隐含了诗人对未来某种期待与无奈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形象,将早春的景色与生活情趣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燕市十四夜何稚孝太仆邀同苏虹如侍御姚孟长张叔载魏仲雪杨济之年大小集限灯字七言排律六韵
母呼燕市酒如渑,此夜从君醉不胜。
欲试春风三五艳,还看明月广寒澄。
楼头长系云为锦,雾里争飞火是缯。
珂里何人鸣玉佩,香车到处耀华灯。
祠传太乙焚膏粥,路忆星桥暗武陵。
歌罢落梅犹未晓,不知仙露为谁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