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其一》
《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等是王土,谁令住海滨

死沈凡几屋,生哭并无人

可痛淮连浙,兼忧广及闽。

鲸鲵容此物,蝼蚁视吾民。

浪祭推潮鬼,虚祈主地神

怀襄吾未见,七十五年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等是(dě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程度或状况已经达到了某个阶段,不再继续发展或变化。

地神(dì shén)的意思:指土地神明,也泛指土地之神灵。

凡几(fán jǐ)的意思:指全部、无一例外、所有的。

海滨(hǎi bīn)的意思:指海边或沿海地区。

怀襄(huái xiāng)的意思:指怀抱、怀藏、拥有。

鲸鲵(jīng ní)的意思:形容巨大、庞大。

可痛(kě tòng)的意思:形容事情或情况令人痛心、令人悲痛。

蝼蚁(lóu yǐ)的意思:指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人或事物。

王土(wáng tǔ)的意思:指统治者的土地,也指国家的疆土。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注释
耕王土:耕种王者的土地。
海滨:海边。
死沈:沉寂在死亡中。
并无人:无声悲泣。
淮连浙:淮河和浙江。
广及闽:广东和福建。
鲸鲵:比喻凶残的势力。
蝼蚁:比喻微小的百姓。
浪祭:向海神献祭。
虚祈:空洞的祈祷。
怀襄吾未见:怀念襄王时代。
七十五年身:七十五年的岁月。
翻译
他们耕种王者的土地,为何却被赶到海边。
无数房屋沉寂在死亡中,活着的人们无声悲泣。
淮河和浙江的痛苦令人痛心,广东和福建也饱受忧虑。
凶残如鲸鲵般的恶势力容许这些事发生,百姓如同蝼蚁般被无视。
人们徒劳地向海神献祭求救,空洞地祈祷土地之神庇佑。
我怀念的襄王时代未能亲眼所见,我已经度过了七十五年的岁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七月初一日目睹淮浙大潮和巨风的景象,感慨之情溢于言表。诗中“等是耕王土,谁令住海滨”两句,通过对比农耕与居住海边的生活,表现了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不解。接下来的“死沈凡几屋,生哭并无人”则直接描写了灾难带来的毁灭和孤独。

“可痛淮连浙,兼忧广及闽”表达了诗人对受灾地区的深切同情,范围不仅限于淮河、浙江,还扩展至更广阔的地区。以下两句“鲸鲵容此物,蝼蚁视吾民”则通过比喻手法,将大海中的巨兽与微小的昆虫相提并论,以此来强调天灾对人类的压迫感。

“浪祭推潮鬼,虚祈主地神”两句中,诗人在自然力量面前表现出一种无力感,通过祭祀和祈求的手段,试图缓解灾难,却又带有虚幻不实之意。最后,“怀襄吾未见,七十五年身”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曾经历过如此巨变的感慨,以及对于己身已经高龄的自述。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复杂情感和深刻体验,同时也反映出了宋末元初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壬戌二月将赴通州,先寄从子锦文

天狼南望尚光芒,何日乘潮返故乡。

七秩已过犹作客,三年未去类投荒。

春风襆被琅山路,明月牙旗雉水航。

莫讶残诗谁与订,好同阿买细相商。

(0)

秦淮杂咏八首·其五

卖花人唱夜来香,各自凭阑斗晚妆。

何惜挥金徵北部,尽教窥玉倚东墙。

轻回响屧迎欢悄,私解明珰送别忙。

我有閒情消不得,斜风细雨耐秋凉。

(0)

述怀

痛说江城破,于今已卅年。

丹心终不改,白发幸能全。

薇蕨拌生采,衣冠敢死捐。

顽民嗤我是,论定盖棺前。

(0)

昆城湖秋泛

出湖风稳片帆抽,远远湖云泻绿油。

渡口艳蒸霜后树,橹梢寒剪镜中秋。

冲烟塔影盘乌足,拜水芦花怨白头。

如此画图须饱玩,几人知泛木兰舟?

(0)

韫玉楼坐雪

盆梅才放暗香凝,檐竹萧萧拂瓦棱。

手欲拈毫先熨火,鬟供煮茗预敲冰。

高低玉宇诸天现,缥缈红楼一晌凭。

耐取清寒还夜坐,书签丛里艳孤灯。

(0)

齐女墓

虞山秀色可餐松,齐女当年葬此中。

枯骨终为吴地鬼,招魂岂复到山东。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