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文人张侃在一次郊游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的和谐交融。
首句“旋呼篷艇到新桥”,开篇即以动态场景引入,诗人迅速召唤了一艘篷艇,前往新建的桥梁,营造出一种轻快、自由的氛围。这里的“旋”字,生动地表现了动作的迅速与敏捷,而“新桥”则暗示了旅程的新奇与探索的愉悦。
次句“日影随寒上柳梢”,转而描写景物的变化。随着行程的推进,日影逐渐升高,直至映照在柳树的枝梢之上。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巧妙地运用了光影的变化来增添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温暖与柔和。
接着,“乌帽䊶裙真野服”,诗人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乌帽与䊶裙是古代文人与士女外出时常见的装束,这里用来形容那些参与这次郊游的乡野人士,既体现了他们的身份特征,也暗示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人物与背景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最后,“又乘山轿过山腰”,描述了旅程中的一段新体验——乘坐山轿翻越山腰。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旅途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也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立体感,让读者仿佛能跟随诗人的脚步,一同领略山间风光的壮丽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以及他们在闲适生活中寻找乐趣的精神状态。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脱俗,充分体现了宋代文学的美学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聊获酬之
不逐城东游侠儿,隐囊纱帽坐弹棋。
蜀中夫子时开卦,洛下书生解咏诗。
药阑花径衡门里,时复据梧聊隐几。
屏风误点惑孙郎,团扇草书轻内史。
故园高枕度三春,永日垂帷绝四邻。
自想蔡邕今已老,更将书籍与何人。
送裴相公上太原
还携堂印向并州,将相兼权是武侯。
时难独当天下事,功成却进手中筹。
再三陈乞垆烟里,前后封章玉案头。
朱架早朝立剑戟,绿槐残雨看张油。
遥知塞雁从今好,直得渔阳已北愁。
边铺警巡旗尽换,山城候馆壁重修。
千群白刃兵迎节,十对红妆妓打毬。
圣主分明交暂去,不须高起见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