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城(bǎi chéng)的意思:指很多城市,形容数量众多的城市。
共鸣(gòng míng)的意思:指人们在思想、情感或体验上产生共同的感受或共同的反应。
冠冕(guān miǎ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最高荣耀,比喻地位最高或最完美。
还来(hái lái)的意思:回来,再来
欢心(huān xīn)的意思:指人们心情愉快、快乐的状态。
皇明(huá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如皇帝的光芒,形容光明正大、光彩照人。
解网(jiě wǎng)的意思:解开困境或陷阱,逃脱困扰
蒙汉(měng hàn)的意思:指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语言、习俗等被另一个民族或国家所融合、吸收。
鸣珂(míng kē)的意思:指人才得以施展才华、展示才能。
佩印(pèi yìn)的意思:佩戴印章,表示身份或职位。
齐圣(qí shèng)的意思:指多位圣人同时出现的时代,也用来形容一群杰出的人物齐聚一堂。
圣寿(shèng shòu)的意思:圣洁长寿、神圣的寿命
双阙(shuāng quē)的意思:双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两座城门。它用来形容两座城门紧紧相邻,相互对峙的景象。
天齐(tiān qí)的意思:指众多人的心思、行动一致,达到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网罗(wǎng luó)的意思:指广泛搜集、聚集、收集。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喜气(xǐ qì)的意思:形容喜庆气氛浓厚,充满喜悦和幸福的样子。
迎喜(yíng xǐ)的意思:迎接喜庆的到来。
犹自(yóu zì)的意思:仍然、依然
- 注释
- 忽蒙:突然接到。
汉诏:指朝廷的诏书,这里以汉代指唐朝。
还冠冕:回归仕途,重新任职。
殷王解网罗:典故,殷王汤释放捕鸟的网,象征释放人才。
日比皇明:太阳的光辉比作皇帝的明智。
犹自暗:仍然显得黯淡。
天齐圣寿:皇帝的寿命与天齐,意指长寿。
未云多:不算太多,表示对皇帝长寿的赞美。
花迎喜气:花朵在喜庆气氛中盛开。
皆知笑:都仿佛在微笑。
鸟识欢心:鸟儿能感知人的欢乐心情。
亦解歌:也会欢快地鸣叫。
闻道:听说。
百城新佩印:众多城市的官员新任职位,佩戴新的官印。
双阙:代指皇宫。
共鸣珂:古代官员乘坐马车时,马颈上的玉饰相碰发声,这里形容官员们进京的盛况。
- 翻译
- 忽然接到朝廷的诏书,要我重归仕途,这才明白殷王懂得释放人才的网罗。
太阳的光辉与皇帝的明理相比仍显得黯淡,皇帝的寿命与圣明相比还不能说太长。
花朵感受到喜悦的气息都绽放笑容,鸟儿识别出欢快的心情也能唱出歌曲。
听说众多城市的官员都新佩了印鉴,他们都来到京城,在宫殿前和鸣珂玉佩,一片繁荣景象。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经历政治波折后重获官职的心境变化和对皇恩的感激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典雅。
"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网罗。"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收到朝廷的命令,再次担任官职的心情变化,以及由此感到前途未卜之感。"汉诏"指的是皇帝的诏令,"还冠冕"则是重新穿上官帽的意思,而"殷王解网罗"则用古代殷商王朝解开渔网的典故,比喻自己摆脱了困境。
"日比皇明犹自暗,天齐圣寿未云多。" 这两句通过对比日光与皇帝恩泽的强弱,以及天地与皇帝寿命的比较,表达了诗人对君主无限忠诚和敬仰之情。"日比皇明"将太阳的光芒比喻为皇上的恩泽,而"犹自暗"则说明即使是太阳也有不那么明亮的时候,暗示皇恩更是不可或缺;"天齐圣寿"是希望皇帝的寿命与天地一般长久,"未云多"表达了诗人对皇帝长寿的祝愿。
"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通过花草和鸟兽的欢愉场面来象征内心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花迎喜气"形容花朵迎接着快乐的氛围,"皆知笑"则是这些自然界的生命都像是知道如何享受这份喜悦;"鸟识欢心"指的是鸟儿似乎懂得内心的欢愉,"亦解歌"则是它们也能唱出歌声来表达这种快乐。
"闻道百城新佩印,還來双阙共鸣珂。" 这两句通过对百城新任官员佩戴印信和双阙(宫观的门楼)鸣响铜鼓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重返朝廷、参与国家大事的喜悦和期待。"闻道百城新佩印"指的是听到许多城市都有新的官员被任命并佩戴印信,而"還來双阙共鸣珂"则是诗人自己也返回到宫观之中,与其他官员一同鸣响铜鼓,共同庆祝。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政治低谷后重获新生、对皇恩的感激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