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病入诚难治,松桧霜飘却易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椽笔(chuán bǐ)的意思:指文人墨客用来写作的笔。
膏肓(gāo máng)的意思:形容病痛的严重程度,也用来比喻事物的严重损坏或残缺。
耿耿(gěng gěng)的意思:形容心思纯正、忠诚坚定。
故老(gù lǎo)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的人,也可以泛指长辈。
光烛(guāng zhú)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非常明显或者非常突出。
桂籍(guì jí)的意思:指人才出自桂林,形容人才辈出。
清才(qīng cái)的意思:指清晰而聪明的才智。
塞雁(sāi yàn)的意思:指在边塞地区迁徙的大雁,比喻远离家乡、流离失所。
文光(wén guāng)的意思:指文采光彩,指人才或文章等文学作品的光辉。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香山(xiāng shān)的意思:指非常香,香气扑鼻。
夜台(yè tái)的意思:夜晚的台阶,比喻权力高层的行为或决策。
哲人(zhé rén)的意思:指具有深刻智慧和高尚道德的人。
烛夜(zhú yè)的意思:在夜晚点燃蜡烛,继续工作或学习到很晚的意思。
宗伯(zōng bó)的意思:指家族中的长辈或族长。
如椽笔(rú chuán bǐ)的意思:形容写字或绘画技艺高超,字迹或画线如同椽子一样粗大。
- 鉴赏
这首挽诗《挽袁隐君》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生前贡献的追忆以及对其逝世的沉痛惋惜。
首联“音讣新随塞雁回,哲人云逝重堪哀”以“塞雁”回归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点明了逝者离世的消息传来时的哀伤氛围。其中,“哲人”一词高度评价了逝者的智慧与德行,强调其在世间的影响力与价值。
颔联“膏肓病入诚难治,松桧霜飘却易摧”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膏肓病”与“松桧霜飘”进行对比,前者暗示了疾病之严重,后者则象征着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逝者病情的无奈与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颈联“无复香山遗故老,还从桂籍见清才”中,“香山”借指逝者,而“故老”则代表了逝者生前的朋友与尊敬者。这一联表达了对逝者身后无人可传其遗志的遗憾,同时也肯定了逝者作为“清才”的身份,即其才华与品德的高尚。
尾联“铭题宗伯如椽笔,耿耿文光烛夜台”以“宗伯”比喻逝者在文学或学术领域的地位,暗示其作品如同“如椽笔”般重要,能够照亮后人的道路。最后,“耿耿文光烛夜台”则形象地描绘了逝者作品的光芒不灭,仿佛在夜晚的墓台前点亮了一盏灯,继续照亮着人们的心灵。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成就及影响的深情回顾,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作品永恒价值的期待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买坡塘/摸鱼儿.和李玉田韵
喜西风、朝来如约,新凉一雨初霁。
家山望断知何处,渺渺长天秋水。空眼底。
叹雁杳鱼沈,尺纸无人寄。芸窗草砌。
渐影颤疏桐,声敲落叶,孤枕怎成睡。逢场戏。
遮莫悲秋憔悴。今朝有酒须醉。
尊前待唤佳人道,为雪藕丝轻脆。闲省记。
便笑口频开,一岁知能几。归期尚未。
且蜡屐兰桡,湖山深处,同赏月中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