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献邹阳作,终知石父伸。
《狱中杂纪二十六首·其二十》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称臣(chēng chén)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个人向另一个国家或个人表示服从和臣服。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画地(huà dì)的意思:比喻制定一种规划或计划,并坚决执行,不轻易改变。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局天(jú tiān)的意思:指人力有限,无法改变天意或自然规律的局面。
眇身(miǎo shēn)的意思:形容人身体矮小、瘦弱。
先烈(xiān liè)的意思:指已故的英勇先辈或前辈,特指为国家、民族或事业献身的先人。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狱中所作,题为《狱中杂纪二十六首》之二十。陈恭尹以“黄与绮”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依然坚守气节,不向权贵低头的决心。诗中运用了“局天”、“画地”等形象化的比喻,生动描绘出诗人面对压迫时的无奈与挣扎。通过引用邹阳和石父的故事,诗人表达了对公正的渴望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陈恭尹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