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近酉年方建,夏厄逢壬历每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向(běi xiàng)的意思:向北方前进,表示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追求进步。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陈辞(chén cí)的意思:指陈旧的言辞或陈词滥调。
斗杓(dòu sháo)的意思:指人们争斗、争吵不休,互相争斗的场面或状态。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即令(jí lìng)的意思:即使,就算是
三食(sān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吃饭的次数,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或者饮食状况。
天道(tiān dào)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上天的旨意。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重华(zhòng huá)的意思:指重视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愿意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次和王础尘辛未岁除八首(其八)》。诗中探讨了自然现象与天道的关系,以及历史变迁对时间的理解。
首句“阴阳三食此何时”,以“阴阳”指代天地、日月等自然现象,以“三食”比喻一天中的三个时段,提出对时间的思考。接着,“一月那闻古有斯”则表达了对古代一个月长度的疑问,引出对时间度量变化的感慨。
“雁羽畏炎知北向,斗杓随岁渐东欹”两句,通过大雁南飞避暑、北斗星随季节逐渐向东倾斜的现象,象征着自然界的变化与季节更替的规律性,同时也暗含着对人类社会变迁的隐喻。
“汉兴近酉年方建,夏厄逢壬历每移”进一步将自然现象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通过“汉兴”、“夏厄”等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最后,“天道即令皆可测,重华不用更陈辞”表达了对天道的理解与尊重,认为即便天道可以被理解,也不应过度言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对时间、历史、宇宙奥秘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规律与人类行为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