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处飞崖断,因松作一桥。
风多长化水,雨小亦生潮。
这首诗描绘了西樵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深邃的意境。
首先,“几处飞崖断,因松作一桥”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间飞瀑断崖的壮丽景象,而“因松作一桥”则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工之巧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妙画面。
接着,“风多长化水,雨小亦生潮”两句,通过风与雨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风使得水流更加湍急,雨虽小却能激发出潮汐的波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中微妙而又强大的力量。
“垂钓来红女,牵舟上紫霄”两句,描绘了一幅渔女在山间垂钓、乘舟探索未知世界的画面,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这里的“红女”不仅指女性,也暗含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年年茶笋候,人竞入西樵”两句,点出了西樵山的特色——茶与竹笋,以及人们对这一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每年到了采摘茶笋的季节,人们纷纷涌入西樵山,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樵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我闻永庆梅,孤标寄岩阴。
衰年苦多病,咫尺未暇寻。
公心亦似铁,惜花情却深。
爱此独株好,何必须满林。
兹游恨莫陪,有酒谁与斟。
因思东郊上,琼蕊满髻簪。
黄昏月下归,翠袖寒易侵。
想公见戏语,一笑开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