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大名(dà míng)的意思:大名指的是名声很大、声名远扬的名字或称号。
伏腊(fú là)的意思:指冬天将至,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也指岁末年终。
高枕(gāo zhěn)的意思:指心情安逸,没有忧虑。
两朝(liǎng cháo)的意思:两个朝代
麟阁(lín gé)的意思:指官方的文化机构或书院。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渺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确定,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三顾(sān gù)的意思:指为了邀请某人或寻求帮助,多次拜访或请托。
森森(sēn sēn)的意思:形容树木茂密、森林密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氛紧张、可怕或是威严的样子。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祠堂(cí táng)的意思:祠堂是指供奉祖先或先贤的庙宇。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云台(yún tái)的意思:云台原指高山上的云雾,后来比喻高耸的台阶。成语“云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宏伟。
再拜(zài bài)的意思:再次行礼,表示恭敬、敬仰。
正议(zhèng yì)的意思:正直公正地进行讨论或辩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诸葛亮(武侯)的崇敬之情,通过卧龙冈的自然景观与武侯庙的庄严氛围,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深沉意境。
首联“古柏森森落日苍,祠堂高枕卧龙冈”,以“古柏”和“落日”为背景,渲染出一种肃穆而苍凉的氛围,祠堂仿佛静静地躺在卧龙冈上,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武侯庙的庄重与历史的沉淀。
颔联“大名早定山川重,正议终垂伏腊长”,赞美诸葛亮在生前就已确立了赫赫大名,其影响力深远,甚至影响到了山川的格局。同时,也暗示了诸葛亮的智慧与决策,如同正月的祭祀,长久地被后人铭记与怀念。
颈联“三顾义同莘出处,两朝身系汉兴亡”,将诸葛亮与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与他辅佐两朝(蜀汉与魏国)的历史贡献相提并论,强调了诸葛亮的忠诚与义气,以及他对汉室兴衰的重要作用。
尾联“我来再拜瞻遗像,麟阁云台尽渺茫”,表达了诗人亲自来到武侯庙,向诸葛亮的遗像行礼致敬的心情。同时,通过“麟阁云台尽渺茫”的感慨,既是对诸葛亮功绩的无限追思,也是对历史人物与事迹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模糊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侯庙及其所纪念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对诸葛亮卓越才能与高尚品德的深刻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与英雄事迹易逝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