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与 客 步 月 坐 涧 中 石 上 宋 /钱 时 林 遍 山 深 一 罅 天 ,临 流 跌 坐 月 娟 娟 。此 时 妙 音 谁 能 领 ,绕 石 琅 琅 走 涧 泉 。
- 翻译
- 茂密的树林深入山中,一条缝隙中露出天空
我坐在溪边,明月皎洁
- 注释
- 林:树林。
遍:遍布。
山:山峦。
深:深入。
罅:缝隙。
天:天空。
临:面对。
流:溪流。
趺坐:盘腿而坐。
月:月亮。
娟娟:明亮的样子。
妙音:美妙的声音。
能:能够。
领:领悟。
绕:环绕。
石:石头。
琅琅:形容声音清脆。
走:移动。
涧泉:山涧泉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涧夜景。首句"林遍山深一罅天",写出了山林深深,只有缝隙中透出一线天空,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次句"临流趺坐月娟娟",诗人独自坐在溪边石头上,月光皎洁,映照在水面,显得格外宁静。"娟娟"一词形容月光柔和,富有动态美。
第三句"此时妙音谁能领",诗人感叹这样的美景和宁静中,能领悟到大自然美妙声音的人寥寥无几。最后一句"绕石琅琅走涧泉",通过流水声的描绘,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进一步渲染了山涧的空灵与幽静。整首诗以月色、流水和寂静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超凡之音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之情。钱时作为宋代文人,其诗作常常寓情于景,此诗也不例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康熙四十二年夏秋间恒雨为菑山左尤甚朕夙夜靡宁宵旰焦劳减膳撤乐坐不安席自冬至夏自夏至秋未尝晷刻少安虽设法拯救几乎难保幸四十三年二麦大熟秋成颇佳饥者未转沟壑穷者皆得衣食实非朕之凉德所感赖上天之所鉴祐也故喜而不寐作长歌以示
璇玑玉衡齐七政,祇惧敏德天眷命。
百志惟熙亮天功,六府三事须主敬。
天地无私本至公,人事有违失五正。
水旱从来不可测,全赖有司勉安定。
癸未夏秋恒雨频,二麦秋禾皆没沦。
州县无策万姓逃,父子流离呼苍旻。
奏疏纷纷连早夜,手书的的察忧贫。
蠲赋蠲赈诏数下,民食维艰岂不询。
截漕施惠恐不及,遣官分养诫沾均。
人力虽尽惟时难,唯天至仁不绝食。
甲申春夏风雨调,麦陇翛翛众喘息。
夏苗遍野双穗多,舆情颜解去菜色。
山左编氓閒且乐,畿南黎庶喜而康。
从此休息须谨慎,防灾备患岂有伤。
闲邪存诚勉官吏,清廉奉职守封疆。
民脂民膏供尔禄,痛痒莫知误筹量。
宗子家相同胞义,勿使丛脞述职方。
《康熙四十二年夏秋间恒雨为菑山左尤甚朕夙夜靡宁宵旰焦劳减膳撤乐坐不安席自冬至夏自夏至秋未尝晷刻少安虽设法拯救几乎难保幸四十三年二麦大熟秋成颇佳饥者未转沟壑穷者皆得衣食实非朕之凉德所感赖上天之所鉴祐也故喜而不寐作长歌以示》【清·玄烨】璇玑玉衡齐七政,祇惧敏德天眷命。百志惟熙亮天功,六府三事须主敬。天地无私本至公,人事有违失五正。水旱从来不可测,全赖有司勉安定。癸未夏秋恒雨频,二麦秋禾皆没沦。州县无策万姓逃,父子流离呼苍旻。奏疏纷纷连早夜,手书的的察忧贫。蠲赋蠲赈诏数下,民食维艰岂不询。截漕施惠恐不及,遣官分养诫沾均。人力虽尽惟时难,唯天至仁不绝食。甲申春夏风雨调,麦陇翛翛众喘息。夏苗遍野双穗多,舆情颜解去菜色。山左编氓閒且乐,畿南黎庶喜而康。从此休息须谨慎,防灾备患岂有伤。闲邪存诚勉官吏,清廉奉职守封疆。民脂民膏供尔禄,痛痒莫知误筹量。宗子家相同胞义,勿使丛脞述职方。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767c68dc2b2908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