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荒野之中,寒蝉与野草相伴,诗人独眠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孤独与愁绪,借由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野草寒螀伴客眠”,以“野草”和“寒螀”(即寒蝉)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寂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的孤独状态。这里的“伴客眠”不仅指寒蝉与野草相伴,也暗含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对话,仿佛在与自然共眠,寻求心灵的慰藉。
第二句“愁心何处对江天”,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愁绪。这里的“愁心”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更可能包含了对时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将这种愁绪寄托于广阔的江天之间,试图在大自然的广阔中找到一丝安慰,但又似乎找不到明确的方向或答案。
第三句“芦沙一碧闻孤雁”,通过描绘芦苇丛中的一片碧绿,以及远处传来的一声孤雁的鸣叫,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寞的氛围。孤雁的鸣叫,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呼唤共鸣的象征。这一句中的“一碧”与“孤雁”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孤独感。
最后一句“欲写闲情不记年”,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文字来抒发自己的闲情逸致,但又感叹时间的流逝,忘记了具体的时间。这句话既是对创作过程的描述,也是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试图通过写作来留住瞬间的美好,却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精确地记录下时间的痕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愁绪时的思考与挣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菖蒲涧
野草绿未稠,东郊春已暮。
农夫荷锄笠,连阴未成雨。
昨约蒲涧行,颇作沾濡惧。
届晨乃开霁,杲日方东吐。
轩骑出城闉,干旌入深树。
登顿古殿旁,偪侧缘溪路。
风泉递清响,竹石通微步。
神仙渺何所,前贤表遗句。
尚忆征战初,经年六师驻。
樵苏落榱桷,高垒隳陵墓。
孤寺独岿然,文章有灵护。
佳辰及兹游,赏心亦云具。
布席榕阴移,飞觞玉醪注。
歌吟杂谐谑,脱略披情愫。
宾主一代才,登高各能赋。
白雪岂曰酬,青云期可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