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歌与黄明府杂谈滇事作·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云南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自然环境。首句“滇江自古接中华”,点明了云南与中原文化的深厚联系,滇江作为纽带,连接着古老的中华文化。接着,“匹马南行历瘴沙”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或旅人独自南下,穿越瘴气弥漫的险恶地带,体现了旅途的艰难与勇敢。
“高髻铜环带璎珞,由来蛮女尽如花”两句,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服饰的描写,展现了她们的美丽与独特。高高的发髻、铜环、璎珞等装饰品,不仅反映了当地丰富的手工艺传统,也暗示了这些女性的优雅与魅力。这里的“如花”不仅是对美貌的赞美,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云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族特色,也传达了对这片土地上人民生活的尊重与欣赏,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题徐积馀所藏郑苕仙女史《百花图卷》
珠户春闲,把百万、红紫细描。
怪脂痕、总兼虹气,付与生绡。
写照恰如人意好,品花应爱女贞高。
蓦惊心,烽火照扬州,春影销。红羊劫,运难消。
绿杨郭,土全焦。葬二分明月,鹃泪如潮。
黯淡画裙沉蝶冢,飘零粉钿没虹桥。
把江南,无数万花魂,图画招。
洞仙歌.题南湖华隐楼图
嫩寒三九,看玉梅微唾。记得徐娘旧庭宇。
奈粉奁零落,香碗飘残,风乍紧,卷了半湖春去。
翠楼人已渺,紫玉烟沉,暮雨朝云更何许。
蜗蚀壁间题,邻笛悠扬,空惆怅、花前俊侣。
剩几树、衰杨乱啼鸦,忍卷里重寻,相思千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