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超禅师示众云见闻觉知只可一度》
《超禅师示众云见闻觉知只可一度》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见闻觉知一度,如刀斫水终不破。

细寻痕迹了无有,谓无破处则不可

譬如密室寂然,谓风无有俱是过。

以扇为风则动摇,风本不动汝会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动摇(dòng yáo)的意思:动摇指人在信仰、立场、决心等方面发生变化,不坚定或不稳定。

风则(fēng zé)的意思:风吹则动,比喻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

痕迹(hén jì)的意思:指留下的痕迹或痕迹的痕迹

寂然(jì rán)的意思:寂静无声,没有声音。

见闻(jiàn wén)的意思:指所见所闻的事物和情况。

觉知(jué zhī)的意思:觉察、知道。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密室(mì shì)的意思:指封闭的房间,没有窗户或门的房间。

譬如(pì rú)的意思:用来比喻或举例说明。

无有(wú yǒu)的意思:没有任何的,一无所有

一度(yí dù)的意思:一时;一段时间

则不(zé bù)的意思:表示如果条件符合或事实存在,则一定会发生某种结果。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德洪所作,名为《超禅师示众云见闻觉知只可一度》。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见闻觉知的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首先,“见闻觉知只一度”,意味着每一次的感知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这强调了感知的独特性和瞬间性,如同刀砍水,虽能留下痕迹,但最终水不会因此而被割裂。

接着,“细寻痕迹了无有”,进一步阐述了感知的瞬息即逝,即使我们试图寻找感知留下的痕迹,也终归找不到。这暗示了感知的本质并非实体,而是流动的、变化的。

“谓无破处则不可”则指出,如果认为感知的痕迹可以永久存在,那么这种理解就是错误的。这里强调了感知的非固定性,它不是永恒不变的实体。

最后,“譬如密室风寂然,谓风无有俱是过”,通过比喻,将感知比作密室中的风,即便风无声无息,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同样地,感知虽然可能难以直接观察到,但它确实是存在的。而“以扇为风则动摇”,则是提醒人们,感知并非外界强加的,而是由内心引发的,就像扇动可以产生风一样。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反问,引导读者思考感知的本质,以及如何正确理解感知与现实的关系。它不仅展示了禅宗思想的深刻之处,也体现了诗歌艺术的独到魅力。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赠冯慕冈华省衷何玉岘南还·其三

北阙开汤网,南冠释楚累。

幸能全顶踵,勿复惜捐糜。

洒血知何地,然灰尚有期。

艰危吾道在,努力赐环时。

(0)

归兴诗·其七

宿疴淹残夏,归心剧早秋。

严霜下庭木,寒色上征裘。

鸟过塞云合,蝉高关树愁。

故林何日到,泪满大刀头。

(0)

为赵公子仁甫赠杨叔嘉

不识杨生面,人言宋子都。

临风思玉树,对月忆冰壶。

秀色宜餐处,芳兰竟体无。

书裙须綵笔,迟尔酒家胡。

(0)

奉和濲师赵相公怀山八咏用韵·其六白云樵客

鸟道俯岧峣,蝉声破泬漻。

术腓和石煮,棋罢带云樵。

寒水依林曲,晴花度竹飘。

青山吾自老,黄鹄不须招。

(0)

人日孙一之年丈招饮醉归赋谢·其一

帝里星为客,王正日是人。

晴浮双阙迥,暖向百花新。

共渴金茎露,先邀玉殿春。

俸钱虽未乞,尊酒莫辞频。

(0)

艳词十七首·其十二

园林清宴镇相亲,取次尝来海错新。

怪底年芳游未遍,南音操得向时人。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