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咄咄(duō duō)的意思:形容气势威严,态度强硬。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赋归(fù guī)的意思:将某物归还给原主,将权力、职责等交还给原人。
釜鱼(fǔ yú)的意思:指在烹饪时,鱼肉刚煮熟就立即捞起来,比喻事情进行到一半就突然停止或中断。
年时(nián shí)的意思:指特定的年份或时期。
山居(shān jū)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时事(shí shì)的意思:指当前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事情或事件。
世好(shì hǎo)的意思:指对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极为满意,对世界充满好感。
偷生(tōu shēng)的意思:指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生命延续或生存的机会。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枝鹊(zhī què)的意思:指人们相互勾结,共同谋取个人私利。
- 翻译
- 当年的世事变迁,谁能预料归宿何处。
同样无依无靠,如同在锅中游走的鱼,处境危险。
在这个纷乱的世界苟且偷生,更向往隐居山林的生活。
如今悲伤无人倾诉,只有满屋的书籍陪伴子孙。
- 注释
- 时事:指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咄咄:形容惊异或责备声。
无枝鹊:比喻没有依靠的人。
游釜鱼:比喻身处险境,随时可能被毁灭。
偷生:苟且活着。
盟世好:对世俗生活的妥协。
山居:隐居山林的生活。
恸:极度悲痛。
书满庐:满屋的书籍,象征知识和记忆。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的《挽黄提举震三章》中的第三章,表达了对故友黄提举的深深哀悼之情。诗中以"当年时事谁"开篇,暗示了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接着用"咄咄赋归与"表达对黄提举被迫辞官归乡的无奈与感慨。"同是无枝鹊,危如游釜鱼"运用比喻,将黄提举比作无处栖身的鹊和在热锅中挣扎的鱼,形象地描绘了他的困境和危险。
"偷生盟世好,访远记山居"两句,既写出黄提举在艰难中仍坚守道德,又回忆起他隐居山林的生活,流露出对他的敬仰和怀念。最后,诗人以"已矣向谁恸,儿孙书满庐"收尾,表达了对黄提举去世的悲痛以及对其身后子孙们勤奋读书的期望,寄托了对故人的哀思和对后辈的期许。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陈著深厚的哀挽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月既望蔡氏景贤书屋张筵赏菊率成七绝六章并五排一首
栽得淩霜菊,幽香绕砌边。
谱传彭泽后,派得济阳延。
隙地三弓辟,疏篱六枳编。
高枝全著露,细蕊半含烟。
选种分盆植,移根带土迁。
开成云五色,塞破屋三椽。
佳号龙须锡,芳名虎齿传。
朝衣馀古制,如意妙天然。
品目标牌记,花葩压架鲜。
欹风颤竹外,傲雪佔梅先。
游赏邀人共,栽培赖主贤。
张灯开夜宴,折柬启宾筵。
小雨尘清俗,虚堂境若仙。
屐声知客到,岕片唤童煎。
香熟中山酿,甘分下若泉。
盟寻莲社约,坐比笋班联。
烂漫花围壁,酣嬉酒泛船。
争猜枚胜负,喜脱帽蹁跹。
画设陶公像,诗分杜老笺。
感时怜大阮,玩世笑张颠。
狂尚容吾辈,颜看霁老天。
云收千里净,月放一轮圆。
良会诚堪惜,閒情未许捐。
烛光摇醉脸,花影落吟肩。
佳话申前席,清游订后年。
馨香期共葆,此乐永绵绵。
《九月既望蔡氏景贤书屋张筵赏菊率成七绝六章并五排一首》【清·王恩浩】栽得淩霜菊,幽香绕砌边。谱传彭泽后,派得济阳延。隙地三弓辟,疏篱六枳编。高枝全著露,细蕊半含烟。选种分盆植,移根带土迁。开成云五色,塞破屋三椽。佳号龙须锡,芳名虎齿传。朝衣馀古制,如意妙天然。品目标牌记,花葩压架鲜。欹风颤竹外,傲雪佔梅先。游赏邀人共,栽培赖主贤。张灯开夜宴,折柬启宾筵。小雨尘清俗,虚堂境若仙。屐声知客到,岕片唤童煎。香熟中山酿,甘分下若泉。盟寻莲社约,坐比笋班联。烂漫花围壁,酣嬉酒泛船。争猜枚胜负,喜脱帽蹁跹。画设陶公像,诗分杜老笺。感时怜大阮,玩世笑张颠。狂尚容吾辈,颜看霁老天。云收千里净,月放一轮圆。良会诚堪惜,閒情未许捐。烛光摇醉脸,花影落吟肩。佳话申前席,清游订后年。馨香期共葆,此乐永绵绵。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6767c6957588928191.html
读陶靖节五柳先生传,五古集杜少陵句
卜邻南山幽,青云动高兴。
步屉过东篱,圃畦新雨润。
青柳鉴前梢,独绕虚斋径。
养拙蓬为户,决渠当断岸。
千章夏木清,萧萧理体净。
贫病固其常,万物附本性。
性豪业嗜酒,洗杓开新酝。
终焉托长啸,读书破万卷。
有情且赋诗,诗律群公问。
恨无抱瓮力,耕凿安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