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好翻愁春欲去。燕子衔飞絮。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飞絮(fēi xù)的意思:指风吹动柳树或榆树时,树上的絮子像雪花一样飞舞的景象。比喻事物繁多、纷乱不堪。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海棠(hǎi táng)的意思:指美丽而短暂的事物或景象。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郊路(jiāo lù)的意思:指离城市较远的道路或地方。
明年(míng nián)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下一年,即即将到来的年份。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情绪(qíng xù)的意思:指人在特定情境下所表现出的情感状态,包括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
青郊(qīng jiāo)的意思:指郊外的青翠草木,形容自然环境清幽、宜人。
踏青(tà qīng)的意思:指春天时节出外游玩,尤其是在郊外或公园里散步、游玩。
棠树(táng shù)的意思:指受人爱戴、受人尊敬的人。
饧箫(xíng xiāo)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悠扬动听。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纸灰(zhǐ huī)的意思:指纸烧成的灰,比喻毫无价值的东西。
飞过海(fēi guò hǎi)的意思:形容飞跃或越过困难或障碍。
清明雨(qīng míng yǔ)的意思:清明时节下雨。形容清明时节天空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 鉴赏
这首《醉花阴·清明》由清代诗人庄盘珠所作,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哀愁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开篇“春好翻愁春欲去”,春光虽美,却也让人愁思,预感春天即将逝去。接着“燕子衔飞絮”一句,以燕子衔着飘飞的柳絮,生动地展现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何处响饧箫,杨柳门前,几点清明雨。”这一句通过远处传来的箫声、门前的杨柳和零星的清明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将人带入清明节特有的情感之中。箫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而清明雨则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哀伤。
“纸灰飞过海棠树。斜日无情绪。”纸灰随风飘过海棠树,夕阳西下,光线柔和而略显忧郁,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这里的“无情绪”既是对斜日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芳草古今多,谁定明年,重踏青郊路。”芳草萋萋,自古至今皆是如此,但未来如何,谁能预料?这句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深深忧虑。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整首词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类情感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
赤气排空势且然,簿书何急又堆前。
忽来疏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边。
想见坐中皆玉雪,更知眼界足风烟。
虽然此乐宜输我,公等谈经合细旃。
送潘元寿
丧乱违初载,飘零得晚交。
薰蒸厌糟曲,尘土困榜敲。
折柳分青带,赠兰开紫苞。
君行过怀玉,下有我衡茅。
岁除日立春
旧岁此夕尽,新春今日回。
天公贪省事,嘉节并相催。
谩有诗堪写,初无尊可开。
去年湖上寺,尚可寄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