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花非可爱,爱之在吾心。
是知真爱处,不在丛花林。
爱花无甚浅,采花无甚深。
这首诗名为《登峄山感怀(其三)》,作者湛若水是明代的学者。诗中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诗人认为,虽然山岩上的花朵并不显眼,但他的喜爱并非源自花朵本身,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情感投射。他强调真爱不在于对繁花丛中的追求,而在于个人的感受和体验。诗人进一步阐述,他对花的热爱并无轻重之分,无论是欣赏还是采撷,都出于真心。最后,他以与花对话的形式,提出问题并自问自答,表达了对自我情感深度的探寻和吟咏。
这首诗体现了湛若水的哲学思考,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内省性。
嗟我涉世路,有如陆推舟。
寻常不可冀,况乃万里流。
安能逐骊騄,超忽十二州。
虽然晚闻道,浅瞢如孙休。
往者谢五斗,种瓜从故侯。
家山三亩宅,白首遂首丘。
一为饥所驱,复作漫浪游。
曲意泯圭角,终然足人尤。
焉知大隐地,亦复怀百忧。
放舟荆溪上,溪水清且徐。
云中离黑山,惨淡初有无。
舍舟并松麓,下直浮屠居。
朅来东轩上,爽气已有馀。
飞来定何年,无乃与此俱。
奔流漱庭下,比竹梁寒渠。
山深绝凡境,物物清以臞。
萧森倚岩秀,夭矫悬崖枯。
幽禽发寒唳,响振高林疏。
我行亦良苦,却步计已迂。
解衣卧清昼,慰我千里劬。
佛从大悲心,流出十二部。
琅函与玉轴,遍满河沙数。
言言皆妙药,字字超今古。
譬如优昙花,百劫难遭遇。
又如大明灯,能破黑暗处。
又如智慧力,能断无明树。
又如璎珞珠,能使人丰富。
茫茫尘世人,急急走如兔。
不觉老到来,未尝开眼觑。
独有花评事,信向颇坚固。
命我无心人,转此诸佛语。
浮生一百年,正如草头露。
上床鞋履别,保朝不保暮。
少吃两块肉,多烧香一炷。
羊鹿牛三车,皆行此条路。
鹤态云踪不定居,白沙一别半年馀。
焦山脚下重相见,记得当时事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