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明堂祭祀五帝时的庄严仪式与深厚情感。开篇“帝精来降,应我明德”表达了对上天神灵的虔诚信仰与期待,认为通过崇高的道德品质能够感应到神灵的降临。接着,“礼殚义展,流祉邦国”则强调了礼仪的完备与道义的彰显,认为这些是带来福祉与国家繁荣的关键。
“既受多祉,实资孝敬”进一步阐述了接受神灵赐予的福祉需要以孝顺与恭敬作为基础,表明了对神灵的尊敬与感恩之心。最后,“祀谒其诚,荷天休命”总结了整个祭祀过程的核心——真诚地祭祀,以期得到上天的恩赐与庇佑。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之情,以及通过遵循礼仪与道德规范来祈求福祉的传统观念。它不仅展示了祭祀活动的神圣性,也反映了古人对和谐共存、顺应天命的生活哲学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原昌邑王明府二首·其二
我醉复何言,相期在终始。
削籍归故乡,我事已如此。
君才世所稀,蹭蹬偶然耳。
云来月无光,云去天如洗。
譬剑新发硎,寒芒若秋水。
骐骥历坦途,一日可千里。
君达不失望,我穷不失己。
他日若相逢,无忘下车礼。
悲愤诗
南渡失国柄,二竖覆皇都。
武昌兴甲兵,传檄诛奸徒。
烽火照河北,四镇还相图。
撤兵防上游,坐视扬州屠。
所虑楚师下,宁忧胡马驱!
胡马渡江来,奸臣弃主逋。
可怜佳丽地,士女成炭涂!
我友报韩切,义旗倡三吴。
磨盾草檄文,鬼神泣通衢。
一战不得当,诸将人人殊。
书生愤所激,攘臂愿执殳。
兵力虽不敌,志已无完躯。
遇难震泽滨,事败志勿渝。
我友赴深渊,我生聊须臾。
宛转娇儿女,枕藉江与湖。
哀号浮水出,涕泣通市俱。
抚尸哭一声,痛绝还复苏。
烈士死不悔,妻孥何罪辜!
首祸者谁子,至今犹缓诛。
椎心问苍天,苍天安足呼!
《悲愤诗》【清·钱澄之】南渡失国柄,二竖覆皇都。武昌兴甲兵,传檄诛奸徒。烽火照河北,四镇还相图。撤兵防上游,坐视扬州屠。所虑楚师下,宁忧胡马驱!胡马渡江来,奸臣弃主逋。可怜佳丽地,士女成炭涂!我友报韩切,义旗倡三吴。磨盾草檄文,鬼神泣通衢。一战不得当,诸将人人殊。书生愤所激,攘臂愿执殳。兵力虽不敌,志已无完躯。遇难震泽滨,事败志勿渝。我友赴深渊,我生聊须臾。宛转娇儿女,枕藉江与湖。哀号浮水出,涕泣通市俱。抚尸哭一声,痛绝还复苏。烈士死不悔,妻孥何罪辜!首祸者谁子,至今犹缓诛。椎心问苍天,苍天安足呼!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7167c67b7608660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