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今存不仕,计只好为渔。
我已三冬少,谁还万卷馀。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从儿(cóng ér)的意思:指人们一开始时处于某种状态,后来逐渐改变为另一种状态。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家学(jiā xué)的意思:家庭教育的学问,指在家中接受的教育和学习。
三冬(sān dō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身后(shēn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另一个人或事物之后,引申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或看法。
只好(zhǐ hǎo)的意思:表示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只能做某件事情。
著述(zhù shù)的意思:指写作著作或著书立说。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赋得失学从儿懒》。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教育背景的谦逊态度,以及对儿子不愿读书的无奈与感慨。
首联“家学曾何有,从儿懒读书”点明了诗人家庭并无显赫的学术传承,而儿子却对读书缺乏兴趣。这既体现了对现实的自嘲,也流露出一丝无奈。
颔联“义今存不仕,计只好为渔”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选择和态度。他坚守道义,选择不入仕途,而是过着一种更为自由自在的生活,如选择成为渔夫。这种选择或许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叛,也可能是对个人理想与追求的坚持。
颈联“我已三冬少,谁还万卷馀”描述了诗人年华已逝,岁月不再,而自己已无多少学问积累,更感叹于无人能继承其学识。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后继无人的忧虑。
尾联“白头徒著述,身后孰传予”则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写照。尽管他努力著书立说,但深感在身后无人能继续他的事业或学说,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教育、人生选择、时间流逝以及传承问题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道风清。
武帘交互经营。
聚三天、合和两地,斡元宫、真气流行。
变刚柔、游龙牝马,应七十、十候生成。
走玉飞金,喷烟吸雾,相交水火迅当鸣。
六阴散、三阳鼎聚,丹品秀华英。
香风衬、金光透体,几缕霞明。
顿开基、头头性显,彻大千、沙界纵横。
拉轻吹、徘徊踊跃,步云霄、体段峥嵘。
非色非空,不增不减,海珍如意吐真晶。
罄内外、光华无碍,神用六通迎。
先天貌、功成荡荡,无复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