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库空收剑,蛮僧共起坟。
知名人尚少,谁为录遗文。
诗中“遥见南来使,江头哭问君”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来客的关切和询问,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南来使”很可能是指南方来的使者,而“江头哭问君”则透露出一种悲伤的情绪,是对逝去者的一种缅怀。
“临终时有雪,旅葬处无云”两句描写了一个凄凉的画面。临终之际的雪,给人以肃杀和哀伤之感,而“旅葬处无云”则表明死者异乡他土,无亲无故,只能孤独地长眠于此。
“官库空收剑,蛮僧共起坟”两句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官库中空有收藏的宝剑,而没有实质的力量去保护国家和人民;“蛮僧共起坟”则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隐喻,可能是在指责某些不为民所关心的统治阶级或宗教人士。
最后两句“知名人尚少,谁为录遗文”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否有人记载和传承逝者遗留文字的担忧。这里的“知名人尚少”意味着懂得珍视这些遗文的人不多,而“谁为录遗文”则是在哀求是否有人能够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记录并传承下去。
整首诗通过对逝去者生命最后时刻的描写,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对文化遗产传承的担忧,表现出了诗人深切的哀思和对于时代变迁的无奈。
有病方知无病好,自由权失苦何如。
生机不及山林鸟,到处飞鸣志展舒。
精神疲倦体虚孱,几案尘封笔砚閒。
投刺客如梁上燕,谁怜书画债如山。
闻人携榼欲登高,心壮身疲把首搔。
卧上观音山绝顶,题糕意气梦中豪。
尘世缘深难遽离,身虽履险已如夷。
好生原是老天意,留作劳人过渡时。
家运亨通私运乖,黄花老圃感秋怀。
桂子香秾兰又放,芬芳竞秀绕庭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