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定之编脩》
《送刘定之编脩》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六载庭闱隔,常悬定省情。

自天膺宠命即日归程

人物闺彦才华玉署清。

承欢有道非但锦衣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才华(cái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非常出众,具有很高的才华和能力。

承欢(chéng huān)的意思:承担着欢乐、喜悦的责任或使命。

宠命(chǒng mìng)的意思:宠命指的是对某人特别关照,对其百般迁就,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定省(dìng xǐng)的意思:定省是一个表示确定、决定的成语,意思是明确地确定下来,不再犹豫或改变。

非但(fēi dàn)的意思:不仅仅,不止

闺彦(guī yàn)的意思:指在家中才子佳人,有才华的男女。

归程(guī chéng)的意思:指返回原来的地方或归还的路程。

即日(jí rì)的意思:即刻、立即、马上

戒归(jiè guī)的意思:戒除回归的念头,不再回头,坚定不移地向前迈进。

锦衣(jǐn yī)的意思:锦衣指的是华丽的衣服,也比喻高官厚禄的富贵生活。

金闺(jīn guī)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貌和高贵。

人物(rén w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才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或特征。

庭闱(tíng wéi)的意思:指家庭内部的纷争和矛盾。

悬定(xuán dìng)的意思:指事情的结果或是某个人的命运未定,还存在着悬念。

有道(yǒu dào)的意思: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玉署(yù shǔ)的意思:指高尚的品质和美好的德行。

金闺彦(jīn guī yàn)的意思:指有才华而又美貌的女子。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刘定之编脩》。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刘定之即将赴任的深情祝福与勉励。

首句“六载庭闱隔”描绘了长时间的分离,强调了友情的深厚。接着“常悬定省情”点出对友人的关怀与思念,定省原指古代子女早晚向父母问安的习惯,这里借以表达对友人的挂念。

“自天膺宠命,即日戒归程”两句,写出了友人因得到朝廷的重用而即将启程赴任的情景,既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也流露出对其即将离别的不舍。

“人物金闺彦,才华玉署清”赞美了友人的杰出才能和高尚品德,金闺彦指的是才俊之士,玉署则形容其品行高洁。

最后,“承欢在有道,非但锦衣荣”表达了对友人在仕途上能够遵循正道,不仅追求个人荣耀,更注重为国为民服务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成就的祝贺,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期待。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片石

小斋庐阜石,寄自沃洲僧。

山客劳携笈,幽人自得朋。

瘦云低作段,野浪冻成冰。

便可同清话,何须有物凭。

(0)

送友人江行之庐山肄业

蜀国初开棹,庐峰拟拾萤。

兽皮裁褥暖,莲叶制衣馨。

楚水秋来碧,巫山雨后青。

莫教衔凤诏,三度到中庭。

(0)

古寺

路傍古时寺,寥落藏金容。

破塔有寒草,坏楼无晓钟。

乱纸失经偈,断碑分篆踪。

日暮月光吐,绕门千树松。

(0)

落第后归觐喜逢僧再阳

相逢须强笑,人世别离频。

去晓长侵月,归乡动隔春。

见僧心暂静,从俗事多屯。

宇宙诗名小,山河客路新。

翠桐犹入爨,青镜未辞尘。

逸足常思骥,随群且退鳞。

宴乖红杏寺,愁在绿杨津。

羞病难为药,开眉懒顾人。

(0)

献令狐相公时相公郊坛行事回

鹗在卿云冰在壶,代天才业本吁谟。

荣同伊陟传朱户,秀比王商入画图。

昨夜星辰回剑履,前年风月满江湖。

不知机务时多暇,还许诗家属和无。

(0)

薛廷范从事自宣城至因赠

少年从事霍嫖姚,来自枫林度柳桥。

金管别筵楼灼灼,玉溪回首马萧萧。

清风气调真君辈,知己风流满圣朝。

独有故人愁欲死,晚檐疏雨动空瓢。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