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面锦靴轻转雪,粉吭牙板细留云。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孙 守 三 月 二 十 七 日 开 宴 宋 /毛 滂 绣 段 遮 檐 玉 刻 樽 ,扬 州 春 色 最 先 醺 。落 花 风 起 舞 菌 捲 ,秀 岭 烟 生 媚 黛 分 。酥 面 锦 靴 轻 转 雪 ,粉 吭 牙 板 细 留 云 。要 他 桃 李 长 依 旧 ,不 借 东 君 借 寇 君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借(bù jiè)的意思:拒绝借出或借用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东君(dōng jūn)的意思:指东方的君主,也泛指东方的国家或地区。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花风(huā fē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轻浮、不稳定,像花瓣随风飘摇一样。
借寇(jiè kòu)的意思:指借助外力来对抗内部敌人。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秀岭(xiù lǐng)的意思:指高耸的山岭或峰峦,形容山势挺拔、秀美。
牙板(yá bǎn)的意思:指人的牙齿。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玉刻(yù kè)的意思:指雕刻精美细致,如玉石般美好。
遮檐(zhē yá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组织在困难时给予帮助或庇护。
- 翻译
- 绣段垂挂在檐头的玉雕酒杯,扬州的春天气息最先醉人。
落花随风起舞,如同卷动的地毯,秀美的山岭在烟雾中更显娇媚的黛色分界。
轻盈地转动着酥软的脸庞和锦靴,如踏雪花,女子的歌声婉转如云般细腻。
她希望桃花李花能长久如故,不愿借助春天之神东君,也不愿求助于敌人寇君的帮助。
- 注释
- 绣段:装饰有刺绣的垂帘。
玉刻樽:玉制的酒杯。
扬州:古代中国的一个著名城市。
醺:陶醉。
落花:凋落的花瓣。
舞茵:舞动的花毯。
秀岭:美丽的山岭。
媚黛:娇媚的黛色。
酥面:皮肤白皙如酥。
锦靴:华丽的靴子。
粉吭:女子的喉咙。
牙板:古代乐器。
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神。
寇君:可能指敌人或对立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宴会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的豪华与闲适。开篇“绣段遮檐玉刻樽”一句,便设定了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绣段可能是精美的窗帘或桌布,檐下悬挂着雕刻精致的玉质酒樽,展示了主人对生活品味的追求。紧接着“扬州春色最先醺”则点出了时节和地点,扬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北方文化交融之地,而春天正是这里风情万种的时候。
“落花风起舞茵捲,秀岭烟生媚黛分”两句,则描写了宴会所处的自然环境。春日里花瓣随风轻轻飘落,如同舞蹈般优雅,而远处山峦间袅袅升起的烟霭,恰似眉黛般柔和。
“酥面锦靴轻转雪,粉吭牙板细留云”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宴会中的生活细节。主人或宾客穿着精致的鞋履,在雪白如同粉雪的地毯上行走,每一步都踏得轻柔而不破坏那份宁静。而“粉吭牙板细留云”则可能指的是音乐演奏,牙板是古代常见的打击乐器之一,其声音清脆,如同细语般留住了飘逸的云彩。
最后,“要他桃李长依旧,不借东君借寇君”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诗人希望那如桃李般美好的景致能够永恒,且这种美好不需要求助于任何外在力量,即便是自然界中的代表东风(东君)也不例外,更不用说其他。
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不仅展现了当时上层社会的豪华宴会,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生活和自然之美深深的珍视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