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丹室(dān shì)的意思:指红色的房间,比喻内心充满热情和热爱。
古迹(gǔ jì)的意思:指古代留下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或遗迹。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凭虚(píng xū)的意思:依据虚幻的事物或非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或推测。
石田(shí tián)的意思:指受人欺负、摆布或控制的状态。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问天(wèn tiān)的意思:指发出悲痛或愤怒的呼声,向上天诉说自己的不满或苦难。
仙姝(xiān shū)的意思:指貌美而出众的女子,也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虚一(xū yī)的意思:虚假的、没有实际依据的。
野鹤(yě h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不拘束的人或事物。
一问(yī wèn)的意思:一次询问或提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在仙岩之上的宁静景象,充满了神秘与超脱的氛围。诗人以“仙岩夜月”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洒落于古迹、灶台、丹室、石田之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仙姝何处去”,以疑问的方式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仙界的佳人是否已离去,留下这幽静的古迹供人遐想。接着,“古迹尚幽然”一句,点明了此处虽历经沧桑,但依然保持着一种神秘而宁静的美。
“灶冷倚丹室,蟾飞映石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冷灶旁倚着丹室,月光下的蟾蜍在石田上跳跃,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自然与宇宙的和谐共存。
“山空林鸟静,树影野鹤穿”则将视线转向山林,空旷的山间,鸟儿归巢,只有树影中偶尔穿过的野鹤打破了这份宁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生机。
最后,“有谁邀月者,凭虚一问天”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思考。在这样的夜晚,或许有人会邀请月亮共饮,而诗人则借由这句诗,向天空发出了深沉的疑问,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