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渊明诗效其体十首·其五》
《读渊明诗效其体十首·其五》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古风

晚来风稍回,渐见布阴云

乘时得尺雨,吾农实难勤。

不愿生边地报施无因

我虽不在事,未能忘戚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施(bào shī)的意思:指报答恩情或回报好处。

边地(biān dì)的意思:边远地区;偏僻地方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乘时(chéng shí)的意思:抓住时机,利用时机。

戚欣(qī xī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喜悦无比。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无因(wú yīn)的意思:没有原因、没有缘由

阴云(yīn yún)的意思:指不祥的预兆或困境即将到来的迹象。

在事(zài shì)的意思:指在处理事情时要谨慎小心,不要马虎大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读渊明诗效其体十首》中的第五首,通过描绘晚风回转、云层渐浓的情景,表达了对农事的关切与思考。诗中以自然景象为引子,暗喻社会现实,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首句“晚来风稍回”,描绘了傍晚时分微风轻拂的景象,预示着天气的变化。接着“渐见布阴云”一句,形象地展现了云层逐渐聚集,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这不仅是一幅自然景观的描绘,也隐含了对农事的关怀,因为适时的雨水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乘时得尺雨,吾农实难勤。”这两句进一步点明了雨水对于农民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同情。在古代,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农民的劳作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不愿生边地,报施岂无因。”这两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和平与回报的主题。边地往往战乱频仍,而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生活在和平之地,享受生活的美好。同时,这里也蕴含了一种因果报应的思想,即善行会有善报,恶行会有恶报。

最后,“我虽不在事,未能忘戚欣。”表达了诗人虽然可能不直接参与农事或政治事务,但内心依然关注着民生疾苦,既有忧虑也有欣慰。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宫词一百七首·其三十四

拥衾欹枕暗伤心,起坐窗前弄玉琴。

曾使君王痛怜惜,曲中犹写《白头吟》。

(0)

宫词一百七首·其二十八

小院飞花春昼长,竹阴移午上琴床。

等闲不鼓《求凰操》,怕使六宫人断肠。

(0)

咏史二十一首·其十六

隋帝易广勇,天命以不长。

唐宗昧治恪,本支竟摧戕。

圣人有达节,变通亦何常。

禹汤不同迹,万古皆明王。

(0)

咏史二十一首·其九

景公返雀鷇,晏子称其仁。

鳏寡既有室,长年不负薪。

焉知子玉节,遗祸逮天伦。

推恩限目见,太息此君臣。

(0)

感怀三十一首·其五

啾啾草间雀,日随黄鸟飞。

争先赴稻粱,宁顾野人机。

便便善柔子,怀利近相依。

但慕春荑好,不见秋霜霏。

驱车逐走鹿,中路忘所归。

岂不爱其躬,天命与心违。

古道今巳矣,感悟空涕欷。

(0)

吴歌·其六

莫信登天不要梯,莫信筑雪可成堤。

五更老鸦树上叫,有人则道是鸡啼。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