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声已断时闻滴,云气将归别起峰。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雨 初 霁 试 笔 宋 /陆 游 墨 入 红 丝 点 漆 浓 ,闲 将 倦 笔 写 秋 容 。雨 声 已 断 时 闻 滴 ,云 气 将 归 别 起 峰 。斜 日 半 穿 临 水 竹 ,好 风 遥 送 隔 城 钟 。远 游 更 动 轻 舟 兴 ,太 息 何 人 解 见 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点漆(diǎn qī)的意思:指对已经完好无损的东西进行不必要的修饰或装饰,多用于形容人过分追求完美或过于注重细节。
更动(gēng dòng)的意思:更改、调整
红丝(hóng sī)的意思:指婚姻的红线,比喻夫妻之间的情感纽带。
倦笔(juàn bǐ)的意思:指写作疲劳,笔下无力。
轻舟(qīng zhōu)的意思:轻盈的船只,比喻行动迅速、敏捷。
秋容(qiū ró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气质在秋天时显得特别美丽或高贵。
水竹(shuǐ zhú)的意思:水竹是指竹子在水中生长,形容人的品性纯洁高尚,不受外界世俗的影响。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遥送(yáo sòng)的意思:远距离送达物品或消息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 翻译
- 墨色深沉如红丝点漆,我闲暇时用疲惫的笔描绘秋天的景象。
雨声渐弱,偶尔还能听到滴答声,云雾散去,山峰重新显现。
夕阳斜照,穿过水面的竹林,远处的好风吹过,送来城外的钟声。
想到远游,心中激起乘舟漂泊的兴致,叹息啊,谁能理解我的这份情怀。
- 注释
- 墨:墨水。
入:融入。
红丝:红色的丝线,比喻深沉的色彩。
点漆:点滴的漆黑。
浓:浓厚。
闲:闲暇。
倦笔:疲惫的笔。
秋容:秋天的景色。
雨声:雨的声音。
时闻滴:偶尔听到滴水声。
云气:云雾。
别起峰:云雾散去后露出的山峰。
斜日:夕阳。
半穿:斜照一半。
临水竹:靠近水面的竹林。
好风:清风。
隔城钟:来自远方城市的钟声。
远游:远行。
轻舟兴:乘舟出行的兴致。
太息:叹息。
何人:谁。
解见从:理解并跟随。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雨初霁试笔》,描绘了秋雨过后,诗人闲暇中提笔作画的情景。首句“墨入红丝点漆浓”,形象地写出墨色深沉,犹如点漆般浓厚,暗示了画面的鲜明和饱满。接下来,“闲将倦笔写秋容”表达了诗人略感疲倦但仍对秋景充满兴致。
颔联“雨声已断时闻滴,云气将归别起峰”,通过雨声渐止,偶尔仍有滴答声,以及云雾散去后露出山峰,展现了雨后清新宁静的自然景象。颈联“斜日半穿临水竹,好风遥送隔城钟”,进一步描绘了夕阳映照在水边竹林的美景,微风吹过,远处传来寺庙的钟声,营造出一种悠然的意境。
尾联“远游更动轻舟兴,太息何人解见从”,诗人由眼前的景色引发出游的冲动,感叹无人能共享这份闲情逸致。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秋雨初晴后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孤独之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深水墩访菊次同游诸子韵
高风吹枯枝,叶叶去无迹。
日色苍苍凉,溪流泯泯白。
每觉秋兴悲,我意偶閒适。
采采黄金花,众芳罗咫尺。
登危据层楼,千里接瑶席。
水迥地势雄,径转秋田斥。
决眦数归鸿,影下寒塘只。
烟色随双帆,历历渔樵宅。
霜飞百草凋,节序忽迁易。
良会当及时,何得拘形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