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得 林 茂 之 书 并 诗 明 /冒 愈 昌 不 谓 三 年 别 ,能 来 一 纸 书 。开 缄 如 见 汝 ,读 罢 转 愁 予 。淮 水 月 常 在 ,秋 风 柳 易 疏 。更 怜 诗 句 好 ,吟 望 意 何 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谓(bù wèi)的意思:不说,不表达。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愁予(chóu yǔ)的意思:愁予是一个表示担忧、忧虑的成语,意思是担忧自己的事情。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开缄(kāi jiān)的意思:打开封缄,指公开或公布。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诗句(shī jù)的意思:指诗中的句子或诗中的一句话。
水月(shuǐ yuè)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
望意(wàng yì)的意思:指观察事物时能够领会其内在的意义和含义。
一纸(yī zhǐ)的意思:指一张纸,用来形容事物的轻微或短暂。
一纸书(yī zhǐ shū)的意思: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冒愈昌的《得林茂之书并诗》表达了作者收到久别好友林茂之书信时的复杂情感。首句“不谓三年别”,直接道出对长时间分离的惊讶和思念之情。接着,“能来一纸书”流露出接到书信的喜悦,但随之而来的“读罢转愁予”则暗示信中可能带来了一些让人为之忧虑的内容。
“淮水月常在,秋风柳易疏”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寓言了时光流转和个人境遇的变化。淮水的月光虽然恒定,但秋风中的柳树却因季节更替而变得稀疏,象征着友人与自己的距离虽近,但人事已非昔比。
最后,“更怜诗句好,吟望意何如”是对友人诗才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在阅读诗作时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远方友人的牵挂和想象中的吟诗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重逢的惊喜,又有对离别的惆怅,通过自然景物和友人诗句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望云图
叶先生住在四万八千丈之天台,霞气直接东蓬莱。
天鸡三鸣海水赤,春风几度桃花开。
胡为家山看不足,剪得匡庐云一幅。
春晖在青天,寸草在黄土。
中有一寸心,何以报慈母。
关西余氏母在堂,堂下宜男春日长。
九华西浙宦游处,白玉种此双儿郎。
儿今长大过三十,寸草春晖报何及。
岂无鲁阳戈为驻西飞乌,岂无万丈绳为挽羲和车。
春晖在天草在地,母子同跻太平世。
更愿传家好子孙,大书特书忠孝门。
送百户张文胜之台州时营造城门
张将军,乃是留侯之子孙,妙年壮气凌青云。
而翁奋迹龙虎卫,从戎万里天南去。
将军世禄袭奇勋,分镇夫差射潮处。
身骑骏马白雪毛,手提三尺昆吾刀。
天吴海若不敢动,冯夷伐鼓回秋涛。
海昌城头鸣夜柝,海阊门是将军作。
我识平生一片心,露写金盘冰出壑。
昨日城门开,将军跃马来。
今言出门去,驾言上天台。
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明月挂在琼台上。
回光还照海昌城,夜夜东西两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