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祖钦的作品,名为《偈颂七十二首》中的第五十九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世间声色和见闻的虚幻理解,以及对追寻真理的探索态度。
"声色无依,见闻不立",这两句直指世间万物的虚幻本质,声音与色彩皆是短暂而无常的,我们的感知和认知(声色见闻)并不能作为永恒的依托。诗人暗示了世间繁华背后的空寂和无常。
"渡水问鱼踪,过山寻蚁迹",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探索精神。诗人通过比喻,表示即使在寻求答案时,也要像过河寻找鱼的踪迹、翻山追踪蚂蚁的行迹一样,执着而深入地追寻真理。这种行为体现了禅修者不畏艰难,不断追寻内心真实和智慧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佛教中关于空性与实相的哲学思考,以及修行者在世俗生活中寻找解脱之道的实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其三为赵西外寿
玉叶联芳,天潢分润,寿筵长对熏风。
间平襟度,濮邸行尊崇。
忠孝家传大雅,无喜愠、一种宽容。
芝兰盛,彩衣嬉戏,亲睦冠西宗。
丝纶,膺重寄,遥防迁美,本镇恩隆。
应萱堂齐福,诞月仍同。
花蕊香浓气暖,凝瑞露、满酌金钟。
龙光近,星飞驿马,宣入嗣王封。
宝鼎现.筠翁李似之作此词见招,因赋其事,使歌之者想像风味,如到山中也
山庄图画,锦囊吟咏,胸中丘壑。
年少日、如虹豪气,吐凤词华浑忘却。
便袖手、向岩前溪畔,种满烟梢雾箨。
想别墅平泉,当时草木,风流如昨。
瘦藤闲倚看锄药。双芒鞋、雨后常著。
目送处、飞鸿灭没,谁问蓬蒿争燕雀。
乍霁月、望松云南渡,短艇敧沙夜泊。
正万里青冥,千林虚籁,从渠缯缴。
携幼尚有筠丁,谁会得、人生行乐。
岸帻纶巾归去,深户香迷翠幕。恐未免、上凌烟阁。
好在秋天鹗。念小山丛桂,今宵狂客,不胜杯勺。
上西平/金人捧露盘
卧扁舟,闻寒雨,数佳期。又还是、轻误仙姿。
小楼梦冷,觉来应恨我归迟。
鬓云松处,枕檀斜、露泣花枝。
名利空萦系,添憔悴,谩孤恓。得见了、说与教知。
偎香倚暖,夜炉围定酒温时。
任他飞雪洒江天,莫下层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