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为 裴 使 君 赋 拟 岘 台 宋 /王 安 石 君 作 新 台 拟 岘 山 ,羊 公 千 载 得 追 攀 。歌 锺 殷 地 登 临 处 ,花 木 移 春 指 顾 问 。城 似 大 堤 来 宛 宛 ,溪 如 清 汉 落 潺 潺 。时 平 不 比 征 吴 日 ,缓 带 尤 宜 向 此 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比(bù bǐ)的意思:不相上下,不互相比较
潺潺(chán ch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细碎的声音。
大堤(dà dī)的意思:指宽阔高大的堤坝,比喻坚固稳定的基础或安全保障。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歌钟(gē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激越。
花木(huā mù)的意思:指花草树木,泛指各种植物。
缓带(huǎn dài)的意思:指事物发展缓慢,进展不快。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清汉(qīng hàn)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清白,没有贪污腐败的行为。
时平(shí píng)的意思:平时、平凡的时候。
宛宛(wǎn wǎn)的意思:形容事物形状或动作柔和、婉转。
岘山(xiàn shān)的意思:指高山或险峻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事物高耸、险峻。
新台(xīn tái)的意思:指新的台子,比喻新兴的事物或新的组织。
指顾(zhǐ gù)的意思:指望、依靠。
追攀(zhuī pān)的意思:追求高峰,争取更好的成绩或地位。
作新(zuò xīn)的意思:指改变旧的、陈旧的事物,创造出新的、有活力的事物。
- 翻译
- 你新建的亭台仿照岘山,千年后的我们也得以追寻仰望。
音乐和钟声回荡在大地,此处登高望远,花草树木仿佛带来春天的气息。
城墙如同大堤蜿蜒而来,溪水清澈如银河,潺潺流淌。
如今时局安定,不再像征伐吴国那般紧张,宽松衣带在此悠闲自在最为适宜。
- 注释
- 君:你。
拟:仿照。
岘山:古代名山。
羊公:羊祜,东晋名臣。
追攀:追寻仰望。
歌钟:音乐和钟声。
殷地:响彻大地。
花木移春:花草似乎带来春天。
指顾间:转眼之间。
城似大堤:城墙像大堤。
宛宛:蜿蜒曲折的样子。
清汉:清澈的河流。
潺潺:流水声。
时平:时局安定。
征吴日:征讨吴国的日子。
缓带:宽松衣带。
向此闲:在这种悠闲的环境中。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为裴使君赋拟岘台》。诗中表达了对未来新台建成后的美好预期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君作新台拟岘山,羊公千载得追攀。"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新建的台与历史上的名山相提并论,表明新台不仅是建筑上的创新,而且在文化上也有着深远的意义,能够让后人铭记。
"歌钟殷地登临处,花木移春指顾间。"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登临新台后的情景,歌钟声响,环境美好到可以移植花木,使之常年有春的境界。
"城似大堤来宛宛,溪如清汉落潺潺。" 这两句则是对周围自然景观的描写,城墙蜿蜒延伸,溪水清澈潺潺,展现了诗人眼中的美丽图景。
"时平不比征吴日,缓带尤宜向此闲。"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在太平盛世中,不似古时征战之苦,可以悠然自得地享受这份宁静与闲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未来文化意义的预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远的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