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惠远社,自弹无弦桐。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出谷(chū gǔ)的意思:出谷是指离开家乡或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地方去闯荡、历险。
寒泉(hán quán)的意思:指冷清、寂寞无人的景象或境况。
闷默(mèn mò)的意思:指人沉默寡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磐石(pán shí)的意思:指稳固如磐石的支撑力量,比喻坚定不移的支持或依靠。
片月(piàn yu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特指一个月的时间。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眺听(tiào tīng)的意思:借景远眺,倾听声音。
弦桐(xián tóng)的意思:形容琴声悠扬动听。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月白(yuè bái)的意思:形容月光洒在地面上,犹如白色的光线。
在望(zài wàng)的意思:指事物即将到来或即将实现。
柴桑翁(chái sāng wēng)的意思:指年老体弱的人,也可用来形容人的衰老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望庐山怀陶渊明》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文人陶渊明的深深怀念与向往之情。
首句“羌庐初在望”,开篇即以“羌庐”点出所怀念的对象是隐居于庐山的陶渊明。接着“复忆柴桑翁”一句,直接点明了陶渊明的身份,即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潜,字元亮,世称“柴桑先生”。
“醉来卧磐石,闷默天地通”两句,生动地刻画了陶渊明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他或醉卧于山间磐石之上,或在静默中与天地万物沟通,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不入惠远社,自弹无弦桐”则进一步揭示了陶渊明的个性与追求。他不愿加入世俗的文人社团,而是独自弹奏无弦之琴,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悠悠出谷云,漠漠栖林风”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着陶渊明超脱尘世的精神世界。云雾缭绕,风声萧瑟,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对陶渊明内心世界的映射。
“傍岩片月白,落磴寒泉洪”则将视线转向山岩与溪流,月光洒在岩石上,显得格外明亮;寒泉从高处落下,发出轰鸣之声。这些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陶渊明生活的清幽与宁静。
最后,“此意非眺听,遥知与君同”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共鸣与向往。这里的“君”指陶渊明,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那种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深切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对古代文人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酴醾香
自小孤云,身外无萦系。
披一片,搭一片,逍遥快活计。
破葫瓢,腰间挂,别无行李。是人笑我没操持。
尽教傍人点指。古庙祠堂,且共泥神作戏。
破砂盆,泼瓦罐,折匙无筋。
破纸被,糊包定,弯跧打睡。
只等待、行满功成朝玉帝。方表男儿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