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菊蒋懋功》
《送菊蒋懋功》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金葩耀素节,的□吐奇姿。

绚云被灼灼,溥露宛垂垂

对此娱芳辰眷言故知

朝荐君子堂,百卉葳蕤

宁知岁寒心,忻赏必于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卉(bǎi huì)的意思:形容花草繁盛,各种各样的花草。

垂垂(chuí chuí)的意思:形容时间的流逝或年龄的增长。

芳辰(fāng chén)的意思:指美好的时光或美好的时光即将到来。

故知(gù zhī)的意思:指旧时的朋友或旧日的知识。

寒心(hán xīn)的意思:指心情受到冷落、伤害、失望,感到悲凉、凄凉的情绪。

金葩(jīn pā)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

眷言(juàn yán)的意思:指亲属之间的言语交流或互相关怀的话语。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素节(sù ji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操守正派,不受外界诱惑或威胁而动摇。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吐奇(tǔ qí)的意思:形容事物奇特、异常。

葳蕤(wēi ruí)的意思:形容花草茂盛、繁华的景象。

于兹(yú zī)的意思:此时此地;在这里

灼灼(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光亮明晃晃的样子,也用来形容热情洋溢、生机勃勃的景象。

岁寒心(suì hán xīn)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里,人们的心情也如同岁寒一样冷淡,形容人心冷漠、缺乏热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菊花在秋季绽放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在霜雪中依然保持其鲜艳与高洁的品质。诗中“金葩耀素节”描绘了菊花在洁白的季节里绽放出金色的花朵,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的□吐奇姿”则进一步强调了菊花与众不同的姿态,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其非凡的风采。“绚云被灼灼,溥露宛垂垂”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菊花比作云彩和露珠,生动地描绘了其在阳光下闪烁、在晨露中摇曳的美丽画面。

接下来,“对此娱芳辰,眷言赠故知”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时刻的喜爱,并且想要将这份美好与好友分享,传递出友情的温暖与美好。最后,“朝荐君子堂,百卉竞葳蕤。宁知岁寒心,忻赏必于兹。”则揭示了菊花不仅在春天与百花争艳,更在严冬时节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着君子之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高洁的品质,令人钦佩。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更寓意了人应具备的高尚品德和坚韧不屈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雪夜偕侄女晏坐偶成

剔残案上一灯青,寒气深深雪满庭。

今夜围炉人意倦,好诗吩咐读来听。

(0)

春晖堂思乡

芊芊芳草遍天涯,春色都从客里赊。

恨煞此身归未得,故园辜负一番花。

(0)

踏莎行.普应寺感旧

万井烟枯,一林香寂。佛楼苦剩凄凉色。

冲人蝙蝠忽惊飞,游踪重破苍苔碧。

玉斝嬉春,瑶台倚笛。豪华回首都陈迹。

黄昏燕子语空寮,落花风起檐铃急。

(0)

读《史记》四十首·其二鹿为马

鹿为马,献天子,言马生,言鹿死,是非黑白可知矣。

关东盗,何能为?

钜鹿战,章邯摧,长史欣,几不归,司马门下空徘徊。

秦政失,秦鹿去。逐者谁?汉与楚。

乌骓一陷重瞳迷,隆准龙颜终得之。望宫,独斋宿。

祠泾神,思祈福。福未来,祸已伏,阎乐弯弓射上幄。

吁嗟白虎啮左骖,妖梦真同蕉下鹿。

(0)

春日延荔浦寿邀余读书西坪赋此二首·其二

西坪高不极,中有读书堂。

一夜春风入,飞花片片香。

山光当座落,水气透衣凉。

共道闲居好,开樽对夕阳。

(0)

百字令.题竹垞图

春明梦断,小长芦、重整数间茅屋。

晴日疏窗烟缕散,浅露一丛寒玉。

扑鹿沙沤,惺忪岸柳,暗水当门缘。

曝书亭子,与谁消夏同曝。

恰喜短棹频过,深杯屡把,不远江乡曲。

细按蘋洲渔笛谱,醉劈蛮笺十幅。

衮衮诸公,万人海里,只是相争逐。

输君高卧,垞南垞北皆竹。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