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藏身(cáng shēn)的意思:隐藏身体或身份,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
朝饭(cháo fàn)的意思:朝饭指的是早饭,是人们一天中的第一餐。
刍豢(chú huàn)的意思:指贫贱和富贵之间的差别。
芳香(fāng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四散弥漫,形容香味浓郁。
聒聒(guō guō)的意思:指声音嘈杂、喧闹。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鸣聒(míng guō)的意思:指声音高亢、喧闹,形容声音大、乱、杂。
泥沙(ní shā)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的颗粒物质。也用来比喻琐碎、微不足道的事物。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天物(tiān wù)的意思:指自然界的万物,也用来形容珍贵的物品。
蛙鸣(wā m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微小、无人注意或无足轻重。
龌龊(wò chuò)的意思:指言行不正派,品德败坏,道德上的肮脏和不正派。
越人(yuè rén)的意思:指外地人或外国人。
重味(chóng wèi)的意思:指味道浓郁、有特殊风味的食物。
周公(zhōu gōng)的意思:周公是指古代中国周朝的开国君主周公旦。在成语中,周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公正无私,以及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
- 翻译
- 蛙声嘈杂充满我的池塘,我怎能知晓你们是喜是悲。
周公以撒灰的方式教导后人,却对我这污浊之人无法施此教诲。
越地人对你们的喜爱超过肉类,用香料拌食来配早餐。
隐藏在泥沙中,不要随意出来,世人看重美食而轻视自然之物。
- 注释
- 蛙鸣:蛙的叫声。
聒聒:声音嘈杂。
满:充满。
我池:我的池塘。
宁:怎能。
知:知晓。
尔:你们。
乐与悲:快乐或悲伤。
周公:古代贤者。
洒灰:撒灰以示敬意或教诲。
教后世:教导后人。
顾:考虑。
龌龊:污浊不堪。
不忍施:无法施加。
越人:古代越地的人。
嗜:喜好。
汝:你们(指蛙)。
过:超过。
刍豢:泛指肉类。
芼:拌食。
芳香:香料。
侑:佐餐。
藏身:隐藏。
泥沙:泥土和沙子。
勿妄出:不要随意出来。
世人:世人。
重味:看重美食。
轻天物:轻视自然之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有所叹五首(其三)》。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池中蛙声的观察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于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
"蛙鸣聒聒满我池,我宁知尔乐与悲。" 这两句诗写景兼有深意,通过对蛙声的描述,诗人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一丝忧郁的情境,并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些小生物的同情和理解。
"周公洒灰教后世,顾我龌龊不忍施。" 这两句诗引用古代圣君周公用水洒灰以示民众教诲的典故,来比喻自己的教育理念,表明自己对于后人的教导充满了宽容与悲悯之情,不忍心对有缺陷或不足的人施以严苛。
"越人嗜汝过刍豢,芼以芳香侑朝饭。"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生活场景,越人喜爱的食物通过烹饪变得更加美味,成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这段落似乎表达了对平凡而质朴生活情调的赞美。
"藏身泥沙勿妄出,世人重味轻天物。"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外界的警醒和自我隐退之意。诗人提醒自己要隐藏真实的情感,不要轻易地展露在世人的面前,因为世间的人往往过分追求口腹之欲而忽视了更高尚、更纯粹的事物。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与自我位置的深邃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