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樗间群材,嫫母参众妍。
便应三宜休,敢论四不迁。
金化质不亡,冰融水非坚。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迁(bù qiān)的意思:坚守原地,不移动或不变化。
车驰(chē chí)的意思:形容车辆行驶得非常快。
初筵(chū yán)的意思:初次设宴招待客人。
大敌(dà dí)的意思:指强大而难以对抗的敌人或劲敌。
咄咄(duō duō)的意思:形容气势威严,态度强硬。
感情(gǎn qíng)的意思:指人的情感、情绪和感觉。
高车(gāo chē)的意思:指高位显贵的车驾,比喻权势显赫、地位崇高的人。
莞尔(wǎn ěr)的意思:莞尔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微笑或者含笑的样子。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回旋(huí xuán)的意思:指事物在某个空间范围内来回转动或往返移动。
击水(jī shuǐ)的意思:击水指的是敲打水面,泛指做事情时力度大、效果显著。
交绥(jiāo suí)的意思:指两国交往友好,边境地区和平稳定。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孔圣(kǒng shèng)的意思:指孔子和圣人,用来形容学问高深,道德高尚的人。
蒙庄(méng zhuāng)的意思:指虚伪、欺骗。
嫫母(mó mǔ)的意思:指聪明、智慧的母亲。
内热(nèi rè)的意思:指人体内部的热气。也引申为心情激动、热衷于某种事物。
谑弄(xuè nòng)的意思:以戏谑、嘲笑的方式取笑、戏弄他人。
其中(qí zhōng)的意思:表示在众多事物中的一部分或一个选项中。
逝川(shì chuān)的意思:指时间流逝,如同水流一样迅速。
市门(shì mén)的意思:指城门,也指城市。
谁肯(shuí kěn)的意思:表示对于某种行为或事情,没有人愿意或敢于去做。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通廛(tōng chán)的意思:通达市廛,指通达市场,广泛流通。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颓然(tuí rán)的意思:形容人情绪低落、气馁、沮丧的样子。
万感(wàn gǎn)的意思:形容内心感慨万千,情绪激动。
唯阿(wéi ā)的意思:唯一、独一无二
无烟(wú yān)的意思:没有烟雾,指环境清洁无污染。
无边(wú biān)的意思:没有边界,无限广阔。
隙驹(xì jū)的意思:指马匹在行进途中的间隙。
系心(xì xīn)的意思:关心、牵挂、忧虑。
献酬(xiàn chóu)的意思:用酒食或物品表示感谢或酬谢。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小驷(xiǎo sì)的意思:形容马儿年幼,力量弱小。
扬尘(yáng chén)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尘土飞扬的景象。
伊谁(yī shuí)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
一缘(yī yuán)的意思:指一种缘分或因缘巧合的机会。
有涯(yǒu yá)的意思:有限,有限度
争端(zhēng duān)的意思:指争吵、争执的纠纷或冲突。
众宾(zhòng bīn)的意思:指众多的宾客,也可指众多的顾客或观众。
自量(zì liàng)的意思:自以为是,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不自量(bù zì liàng)的意思:形容人不自重、不自量力,自以为了不起。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子翚所作,名为《次韵李汉老诗》。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友情深厚和对待人接物态度的诗篇。
开头两句“蒙庄叹隙驹,孔圣悲逝川”通过隐喻手法,借用历史人物或事件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其中,“蒙庄”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人物,而“孔圣”则明显是指孔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代的怀念和哀叹。
接下来的“百年生有涯,万感情无边”则描绘出生命有限而情感无限的哲理。这里的“百年生有涯”指的是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而“万感情无边”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情感是没有边界的。
随后的“贤愚真唯阿,系心同一缘”表达了一种平等对待、不分贤愚的心态。诗人认为无论是智者还是愚者,真正的人心都是相通的,都系于同一根情感的纽带之上。
“内热蛊其中,伊谁肯求痊”则描绘了一种内心的煎熬和痛苦,但这种痛苦并非外人所能理解或救治。这里的“蛊”可能指的是内心的烦恼和痛楚,而“伊谁肯求痊”则表明这种痛苦难以找到解脱之道。
紧接着,“乐哉今日游,众宾肃初筵”描述了一种喜悦的心境,以及宴席上宾客齐聚、气氛庄重的场景。这里的“乐哉”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时光的享受和满足,而“众宾肃初筵”则细腻地描绘出宴会现场的宁静与肃穆。
中间部分,“社樗间群材,嫫母参众妍”可能是在赞美某个人的德行或才华,其中“社樗”、“嫫母”等词语都是古代对贤者的称呼,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人物的尊敬和赞扬。
“谑弄既莞尔,献酬亦颓然”则是对宴会中宾主之间欢快交流、互赠佳句的场景进行描绘。“谑弄”指的是宴席间的玩笑和调侃,而“献酬”则指的是互相敬酒和赠诗。
然而接下来的“胡为发争端,咄咄论深禅”却表达了一种对纷争和过度深究的不满。这里的“胡为”是一个疑问词,用来询问为什么要无谓地引起争执,而“咄咄”则形容了那种激烈讨论的场面。
“击水但增波,止薪自无烟”通过比喻手法,告诫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应当慎重,以免造成更大的混乱。这里的“击水但增波”形象地描绘了用力过猛会加剧问题,而“止薪自无烟”则提醒人们只要停止引燃(比喻为解决问题),自然就不会有烟雾(比喻为纷争)。
随后的“便应三宜休,敢论四不迁”可能是在劝诫人们适时放下争执和深究,转而享受生活。这里的“三宜”、“四不迁”则是古代对待人接物的智慧和态度的总结。
最后,“公如高车驰,扬尘绝通廛。我如驭小驷,交绥已回旋”通过两种不同的马车比喻来表达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前者可能是指朋友宏伟的气度,而后者则是诗人的自谦之词,表示自己虽然能力有限,但仍能和朋友保持情感上的交流。
“初谋不自量,取困大敌前”揭示了诗人在面对重大挑战时的谦逊态度,不敢估量自己的力量,而是勇往直前迎接挑战。
接着,“金化质不亡,冰融水非坚”则是通过物质变化来比喻人的品质和情感。这里的“金化质不亡”表达了即使黄金经历高温熔化,但其本质依旧,而“冰融水非坚”则形象地描述了冰雪融化后的脆弱无坚。
诗篇尾声,“市门有真楼,相从待他年”描绘了一种等待和期待的场景。这里的“市门”可能指的是某个公共场所或集市,而“真楼”则可能是某处的标志性建筑。诗人表达了与朋友共同等待未来的美好时光。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通过对友情、人生的感悟和哲理思考,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的豁达心境。
抗疏鸣阳易,翻身出昼难。
无家归蜀道,有敕管严滩。
席藁臣言戆,分茅圣度宽。
空令同馆士,极目认帆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