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起松末,窈若万壑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言(bù yán)的意思:指不说话,保持沉默。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地心(dì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核心或中心,也指地球的中心。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明年(míng nián)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下一年,即即将到来的年份。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市井(shì jǐng)的意思:指社会底层、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风貌。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无天(wú tiān)的意思:指人行为恶劣,不顾天理人情,不顾法纪道德。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 鉴赏
这首诗《春日》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徐柏龄所作。诗中描绘了春日里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以及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风声起松末,窈若万壑深”,以风声起于松梢,营造出一种深远幽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万山之中,引人遐想。接着,“谁谓市井喧,遂无天地心”一句,对比强烈,将繁华喧嚣的市井生活与天地间的大美相对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反思。
“可惜天桃花,不言萎空林”则通过描述天桃花的凋零,暗喻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惋惜之情。“明年纵复开,颜色不如今”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主题,预示着即使明年花儿再开,其色泽与当年相比已大不如前,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物事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