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二首·其一》
《夏日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夏景逾半林阴澹然

鸣蝉咽馀响,池荷竞华鲜

抱痾穷庐,释志趣幽禅。

即此穷日夕,宁为外务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抱痾(bào kē)的意思:指对自己的过错或错误不愿意承认或改正,而是将责任推给别人。

澹然(dàn rán)的意思:平静,宁静

华鲜(huá xiān)的意思:指华丽而美好的事物。

即此(jí cǐ)的意思:指此时此刻,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林阴(lín yīn)的意思:指树木茂密、阴凉的林木之处,也指深处幽静的地方。

鸣蝉(míng chán)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感受。

穷日(qióng rì)的意思:指生活贫困,日子过得艰难。

穷庐(qióng lú)的意思:指贫穷简陋的住所。

日夕(rì xī)的意思:日出和日落,表示时间的流逝。

外务(wài wù)的意思:指外部事务、对外事务。

夏景(xià jǐng)的意思:指炎热的夏天景象,也用来形容炎热的气候或景色。

阴方(yīn fāng)的意思:指阴暗的一面或不公正的一方。

逾半(yú bàn)的意思:超过一半

志趣(zhì qù)的意思:志向和兴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朱熹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夏日特有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

首句“夏景已逾半”,点明时令,暗示夏日过半,时光流转。接着“林阴方澹然”,描绘出林间树荫下的宁静氛围,一个“澹”字,既表现了林荫的静谧,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鸣蝉咽馀响,池荷竞华鲜。”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夏日特有的声音与色彩。蝉声渐弱,余音袅袅,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结束;而池塘中的荷花竞相开放,色彩鲜艳,生机勃勃,对比鲜明,展现出夏日生命力的旺盛。

“抱痾守穷庐,释志趣幽禅。”诗人自述身患疾病,却选择在简陋的居所中,放下世俗的志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禅意。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最后,“即此穷日夕,宁为外务牵。”表达了诗人宁愿在简朴的生活中度过余生,也不愿被外界事务所牵绊。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表达,也是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夏日美景的欣赏、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别薛岩宾

曙爽行将拂,晨清坐欲凌。

别离真不那,风物正相仍。

漫水任谁照,衰花浅自矜。

还将两袖泪,同向一窗灯。

桂树乖真隐,芸香是小惩。

清规无以况,且用玉壶冰。

(0)

离席

出宿金尊掩,从公玉帐新。

依依向馀照,远远隔芳尘。

细草翻惊雁,残花伴醉人。

杨朱不用劝,只是更沾巾。

(0)

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

星使追还不自由,双童捧上绿琼辀。

九枝灯下朝金殿,三素云中侍玉楼。

凤女颠狂成久别,月娥孀独好同游。

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

(0)

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

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

今日寄来春已老,凤楼迢递忆鞦韆。

(0)

吴宫

龙槛沈沈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

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

(0)

过郑广文旧居

宋玉平生恨有馀,远循三楚吊三闾。

可怜留著临江宅,异代应教庾信居。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