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而乃(ér nǎi)的意思:表示转折关系或者强调前后对比,意思是“却是、但是”。
放逐(fàng zhú)的意思:指被迫离开原居地,被流放到他地;也可用于比喻被排斥、被边缘化。
歌行(gē xíng)的意思:指歌曲或诗词的行列,也用来形容文采或才华出众的人。
公府(gōng fǔ)的意思:公府指的是官府、政府机关的意思。
君公(jūn gōng)的意思:指君主和官员,也泛指尊贵的人。
无时(wú shí)的意思:没有时候,表示没有时间的概念。
暇日(xiá rì)的意思:指空闲的日子,没有工作或事务的日子。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直道(zhí dào)的意思:直接的道路或方法,指直接、径直、不拐弯抹角的行动方式。
自激(zì jī)的意思:自我激励,自我鼓励。
子虚(zǐ xū)的意思:虚假、不真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官府却心系隐逸生活的文人形象。诗人通过“怜君”二字表达了对百泉先生的深切同情与敬意。在繁忙的公务之余,百泉先生仍能构建一个幽静的居所,享受读书与思考的乐趣。诗句“而乃搆幽居”、“无时不著书”展现了他追求内心宁静与知识积累的生活态度。
“暇日频招侣,无时不著书”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百泉先生在闲暇时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共同探讨学问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他的社交生活,也暗示了他的学识广博和对友情的珍视。
“悲歌行自激,直道向人疏”则揭示了百泉先生性格中的另一面——他虽不善言辞,但内心充满激情与正义感。通过“悲歌”表达情感,以“直道”展现其为人正直,不随波逐流的品质。
最后,“放逐空嗟久,谁闻荐子虚”表达了对百泉先生遭遇不公待遇的惋惜之情。尽管他才华横溢,却因种种原因被贬谪或忽视,无人真正赏识其价值。此句既是对百泉先生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公正缺失的一种讽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百泉先生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在官场与隐逸之间徘徊的复杂心态,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坚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冢吟
余昔从君时,上堂拜姑嫜。
相携上祖冢,岁时持酒浆。
姑嫜相继没,马鬣不在乡。
共君瓯盂饭,清涕流襦裳。
君贫初赴官,有家不得将。
妾无应书儿,松槚自成行。
君别不复归,岁月何茫茫。
长安拥朱绶,执雁事侯王。
岂无一纸书,道路阻且长。
年年酹寒食,妾心良自伤。
君家旧巾栉,至今袭且藏。
谅君霜露心,白首遥相望。